[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0765.3 申请日: 2008-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61850A 公开(公告)日: 2009-06-24
发明(设计)人: 郑沛 申请(专利权)人: 郑沛
主分类号: A61K36/718 分类号: A61K36/718;A61K9/00;A61K9/06;A61P17/10;A61K31/045;A61K33/06;A61K35/22;A61K35/413;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9020广东省珠海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治疗 痤疮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已知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等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是好发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有粉刺、肺风粉刺之称。早在《医宗金鉴》中就有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目前关于痤疮致病机制的现代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雄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有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生与性激素受体密切相关,在雄激素作用下,皮脂腺活性增强,导致脂质大量分泌,这也被认为是痤疮发生的前提条件。②微生物的影响。据研究报道痤疮发生时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明显增多,可以认为,痤疮患者致病因素中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痤疮丙酸杆菌是主要致病菌。③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也是痤疮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此外,精神因素、食物的刺激、药物性雄激素等均可成为加重或促发痤疮的原因。中医对痤疮的治疗原则是清热、活血,重用清热中药。由于痤疮主要发生于颜面部,有损容貌,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痤疮的防治已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治疗痤疮的外用方剂很多,例如中国专利申请98114618.x号“中药祛痘消疮净肤液”、93115910.5号“粉刺一扫光配方及配制方法”、94106098.5号“中药膏状粉刺面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97108499.8号“中药祛粉刺增白美容液”、98111997.2号“护肤粉刺膏”、200410046999.X“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药”以及200510016875.1“复方痤疮药膏”的制作方法分别公开了一些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但其疗效无从可知,因此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

本申请人所申请的本专利属于一种新的药物用途。已公开专利CN200510034073.3、名称为“一种药物组合物”、公告日为2005.10.26、公开号为CN1686271。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的原料配比而成:冰片10-50%、甘草10-50%、山豆根8-38%、寒水石2-25%、黄连1-15%、青黛0.5-5%、人中白0.5-5%、珍珠1-3%、人工牛黄人1-3%。其制备方法如下:(1)取甘草、山豆根、寒水石、黄连、青黛、人中白、人工牛黄、珍珠分别粉碎成细粉;(2)将以上细粉混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细度为5μm左右成超细粉;(3)将超细粉与适量乳糖、甘露醇、麦芽糊精以及矫味剂混匀、制粒,55℃干燥;(4)将冰片按比例溶于乙醇中,喷入以上颗粒,密闭,加润滑剂后压片即成片剂。或加入辅料,制成散剂或胶囊。该项发明主要针对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等疾病,其处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化瘀散结止痛、解毒生肌的作用。

经过近年的试验研究,本申请人发现本中药组合物还有治疗痤疮的功效,且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发现上述组合物治疗痤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CN1686271所公开的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糜烂、牙龈疼痛等症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各组成成分之配比如下:

冰片10-50%、甘草10-50%、山豆根8-38%、寒水石2-25%、黄连1-15%、青黛0.5-5%、人中白0.5-5%、珍珠1-3%、人工牛黄1-3%。

优选为:冰片27.12%、甘草27.12%、山豆根18%、寒水石12.4%、黄连9.04%、青黛2.256%、人中白2.256%、珍珠0.904%、人工牛黄0.904%。

所述治疗痤疮的药物为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外用剂型;包括软膏、霜剂、凝胶剂、擦剂。

上述治疗痤疮药物的制备方法为:(1)取甘草、山豆根、寒水石、黄连、青黛、人中白、人工牛黄、珍珠分别粉碎成细粉或将以上细粉混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细度为1--10μm左右成超细粉;(2)将以上细粉或超细粉与一定量冰片与适量外用基质混匀,制成临床可接受的药剂学上所说的任何一种外用剂型。

下面本申请人将通过具体的药效学试验说明该药物具有治疗痤疮的用途进行说明。

药效学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

按液体试管法,本法可定量、且敏感性较高。

将上述各中药按优选比例混合取名SL粉,配制成每ml含生药2.5mg、1.25mg、0.63mg、0.32mg、0.16mg、0.08mg和0.04共七个药物浓度,每管总量1ml,蒸汽灭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沛,未经郑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