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档自动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0911.2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J·M·哈特;S·H·维特科普;A·W·菲利普斯;C·E·凯里;M·拉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武;刘华联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变速器,包括:
输入元件;
输出元件;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每个行星齿轮组都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
第一互连元件,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与固定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二互连元件,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持续地互连;
第三互连元件,其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持续地互连;
五个扭矩传递机构,这些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和所述固定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
其中所述扭矩传递机构可有选择地以至少三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组合进行接合,以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建立至少八个前进档和至少一个倒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输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互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互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互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架元件,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持续地互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一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输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互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二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互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三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互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四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互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五个扭矩传递机构的第五个可有选择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固定元件互连。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为齿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架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架元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为齿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为中心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为齿圈,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为行星架元件,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一元件为齿圈,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二元件为行星架元件,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所述第三元件为中心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
- 下一篇:同步多信道通用串行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