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学习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0930.5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R·施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46;H04L29/12;H04L12/2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陈景峻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媒体 访问 控制 地址 学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使有关的多个线卡的多个转发数据库同步的方法, 所述线卡包括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线卡上接收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地址并且经由 入口端口被接收,其中所述第一线卡包括包含多个条目的转发数据 库,其中所述条目中的每个条目包括相应的条目信息,所述条目信息 包括源地址、入口端口和老化时间戳;
响应于确定所述转发数据库中的条目中的一个条目包括已接收 包的源地址并且现有条目的关联端口未改变,确定所述条目中的所述 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是否满足刷新阈值;
当所述条目中的所述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满足所述刷新阈值 时,重设所述条目中的所述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并且针对第二线卡 生成包括地址学习信息的控制包;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第二线卡之间的数据转发通路,向所述 第二线卡传播所述控制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条目中的所述一 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是否满足刷新阈值包括:
确定所接收数据包的源地址;
确定所述源地址的条目是否存在于其上所述数据包被接收的所 述第一线卡的转发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源地址的条目没有存在于所述转发数据库,则执行其中 包括将所述源地址的新条目添加到所述转发数据库的地址学习操作, 其中,所述源地址的所述新条目包含所述源地址、关联出口端口和老 化时间戳;以及
如果所述源地址的条目存在于所述转发数据库,则确定所述源地 址的条目中包含的出口端口是否同与所接收数据包关联的出口端口 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出口端口匹配,则确定是否执行地址刷新操作,其中, 确定是否执行所述地址刷新操作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源地址的条目 的老化时间戳是否满足刷新阈值,并响应所述老化时间戳之满足所述 刷新阈值而执行所述地址刷新操作,其中,执行所述地址刷新操作的 步骤包括重设所述源地址的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或者
如果所述出口端口不匹配,则执行地址再学习操作,其中,执行 所述地址再学习操作的步骤包括更新所述源地址的条目的出口端口, 并重设所述源地址的条目的老化时间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控制包的步骤包括:
生成所接收数据包的副本;以及
修改所接收数据包的副本以将所接收数据包的副本标记为所述 控制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线卡中的每一个上运行地址老化过程,各老化过程包括:
对于关联转发数据库的多个条目中的每一个,确定与所述条 目关联的地址老化时间戳是否满足老化阈值;
对于所述关联地址老化时间戳不满足所述老化阈值的所述 多个条目中的每一个,递增与所述条目关联的所述地址老化时间戳; 以及
对于所述关联地址老化时间戳满足所述老化阈值的所述多 个条目中的每一个,使所述条目无效。
7.一种用于使有关的多个线卡的多个转发数据库同步的装置, 所述线卡包括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在第一线卡上接收数据包的部件,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源地 址并且经由入口端口被接收,其中所述第一线卡包括包含多个条目的 转发数据库,其中所述条目中的每个条目包括相应的条目信息,所述 条目信息包括源地址、入口端口和老化时间戳;
用于响应于确定所述转发数据库中的条目中的一个条目包括已 接收包的源地址并且现有条目的关联端口未改变,确定所述条目中的 所述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是否满足刷新阈值的部件;
用于当所述条目中的所述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满足所述刷新 阈值时,重设所述条目中的所述一个条目的老化时间戳并且针对第二 线卡生成包括地址学习信息的控制包的部件;以及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第二线卡之间的数据转发通路,向 所述第二线卡传播所述控制包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09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