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喷射装置和控制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039.3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牛浜五轮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5 | 分类号: | B41J2/05;B41J2/355;B41J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喷射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射装置和控制其的方法,且可以应用于例如热敏行式打印机。在本发明中,在多个磁头片(head chip)中共享用于测量温度的电流源,每个磁头片的温度传感器顺序且可选地连接于电流源,且在电流源侧的端处测量每个磁头片的温度,从而使温度测量的配置相比于相关领域来说小型化。
背景技术
在相关领域中,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热敏打印机中,在热敏打印机的磁头片中提供的热量生成元件被驱动以喷射墨滴。在此,磁头片是一种半导体衬底且通过半导体制造处理构造的,在其上形成了多个热量生成元件、用于驱动多个热量生成元件的驱动电路等等。在热敏打印机中,由磁头片来构成打印机头。
关于这类打印机,在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物No.2005-131845中公开的行式打印机中,通过排列多个磁头片来形成打印机头,从而增加打印机头的打印宽度。
在此,在热敏打印机中,由于驱动热量生成元件而增加了磁头片的温度。因此,在热敏打印机中,当在磁头片中驱动热量生成元件的次数中存在差异时,在磁头片中存在温度差异。这种温度差异导致被喷射的墨滴的量在磁头片之间不同,且发生打印斑纹。
由于这个原因,在这类热敏打印机中,例如,通过使用图7所示的配置来定期测量每个磁头片的温度,且基于温度测量结果来控制在每个磁头片中的热量生成元件的驱动。
即,图7所示的打印机1是例如行式打印机,且由多个磁头片2A、2B、......、2N构成的磁头片组3A到3D被提供用于将用于打印的每种颜色的墨。在此,每个磁头片2A、2B......2N向数据解码器5输入从中央处理单元(CPU)4供应的图像打印数据,并通过数据解码器5使得热量生成元件6在驱动电路6的控制下根据图像打印数据来生成热量。因此,在打印机1中,根据图像打印数据而将墨滴附着到纸张,且打印期望的图像。
每个磁头片2A、2B......2N被提供有温度传感器8,其电阻值随例如温度而改变,且分别从恒定电路源9AA到9DN向磁头片2A、2B......2N的温度传感器8供应用于测量温度的固定电流。因此,在每个磁头片2A、2B......2N中,温度传感器8的热电压随温度而改变。选择电路10A到10D接收每个磁头片组3A到3D的温度传感器8的热电压,顺序地转变接触点,并向模数转换电路(A/D)11输出每个温度传感器8的热电压。模数转换电路11对从选择电路10A到10D输入的热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处理。中央处理单元4顺序地与转变选择电路10A到10D同步地获得模数转换电路11的输出值,且响应地,基于时间分割来测量每个磁头片2A、2B......2N的温度。当磁头片的温度增加时,基于测量结果,中央处理单元4以对应于温度的增加的量来降低对应的热量生成元件的驱动能量,从而防止由于磁头片之间的温度差异而导致的打印斑纹。
在具有图7所示的配置的打印机1中,需要将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连接到选择电路10A到10D的配线方式,配线方式的数量对应于磁头片的数量。因此,产生问题,在其上排列了中央处理单元4等等的母板区域变得放大,且连接母板到打印机的配置区域变得放大。具体地,在行式打印机中,磁头片的数量也增加,因此,打印纸张变得更大,模板和连接模板和打印机头的配线的配置区域变得显著地放大。
发明内容
考虑了上述观点而进行了本发明。期望提供可以小型化温度测量的配置的液体喷射装置和控制该液体喷射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驱动热量生成元件来喷射液滴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电流源,被配置用于输出温度测量电流;多个磁头片,每个具有热量生成元件、其电阻值随温度而改变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到所述电流源的切换电路和被配置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电路的切换电路控制电路;以及热量生成元件控制电路,被配置用于测量所述多个磁头片的温度和经由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侧上的所述电流源的端来控制所述热量生成元件的驱动,其中,所述多个磁头片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多个磁头片的所述切换电路被顺序且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电流源,且通过所述热量生成元件控制电路来测量所述多个磁头片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