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绳及其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1977.3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宝成 |
主分类号: | D07B5/00 | 分类号: | D07B5/00;D07B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1江苏省淮安市清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捆扎用的绳索,具体涉及用纸浆、废纸浆制造的纸绳、制造纸绳的方法、制造纸绳的设备。
技术背景:
目前,用于货物或物件的捆扎,大多是用塑料绳,而需要捆扎的货物或物件比较多,因此,塑料绳用量很大。塑料绳就其捆扎性能而言,其强度、韧性以及捆扎操作的适手度,均比较好,能满足大部分货物或物件的捆扎要求。但塑料绳用后不能自然分解,造成了白色污染,这与国家环保政策相饽。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减少乃至杜绝塑料绳、塑料袋的白色污染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因此,寻求无污染的捆扎绳索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绳,可自然降解,更可回收再利用。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纸绳的制备方法和生产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纸绳,特点是由纸浆和水混合成浆状,制成坯,再经脱水后加捻,由加捻后的一股,或至少由加捻后的两股绕制而成。
一种纸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纸浆与水按5—30:70—95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经制坯设备制成坯;b、步骤a的纸坯经过脱水设备脱水后,进入烘干设备中,烘干温度为:80—180℃,烘干至含水量为10—15%;c、将步骤b的纸坯用加捻设备加捻,然后用绕制设备合股绕制成绳。
一种纸绳的生产设备,由混和设备、制坯设备、脱水、烘干装置、加捻设备和合股绕制设备依次连成生产线。
所述混和设备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混和设备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根浆料流出管道,制坯设备(制坯设备为滤网输送带)、脱水、烘干装置的宽度与之匹配,浆料流出管道的出料口位于滤网输送带的一端上方。或混和设备的底部设置有一根浆料流出管道,浆料流出管道的出料口与横管连通,横管至少垂直连通有两根出料管,滤网输送带、脱水、烘干装置的宽度与出料管匹配,出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滤网输送带的一端上方。所述滤网输送带、脱水、烘干装置的宽度与浆料流出管或出料管匹配:如浆料流出管或出料管的管径为2厘米,两管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浆料流出管或出料管共设置有三根(管径加之间的间距共为16厘米),那么滤网输送带、脱水、烘干装置的宽度分别应为25—35厘米(宽于管径加之间的间距),以防浆料流出,以防在脱水、烘干过程中(被压延)边际粘连。
脱水、烘干装置为辊子,所述辊子中的至少有一组辊子为脱水辊子,至少有一组辊子为烘干辊子,烘干辊子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是在烘干辊子中设置有蒸汽或油加热通道,或在烘干辊子内芯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棒、电加热管、电阻丝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用纸浆、废纸浆制造的纸绳,其强度、韧性以及捆扎操作的适手度,均可与塑料绳妣美,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也可让其自然降解,其具有的绿色、环保优点,是塑料绳无法比拟的。
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废纸、废纸箱、废报纸均可用作原料,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设备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纸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纸浆和水加入混和设备1内,启动搅拌装置8将其混合成浆状(也可以在另一装置中混合成浆状后,用泵输送至混和设备1内),在搅拌状态下,混合物经混和设备1底部的三根出料管611流出,落到滤网输送带2上表面(进行初步的液固分离,形成纸坯);仍如图1所示,纸坯再经两组脱水辊子31挤压脱水,然后进入烘干辊子32中烘干(也可每组辊子都配备加热装置,实现挤压脱水和烘干同时进行,但能源消耗较大);仍如图1所示,烘干后的纸坯用加捻设备4加捻,加捻后的纸坯9可以作成品绳出售,也可再用合股绕制设备5绕制成二或三股纸绳10(绕制股数根据需要确定)。纸浆与水混合重量百分比为:10∶90;烘干温度为:150℃,经烘干后的纸坯,含水量为11%。滤网输送带2用50—100目均可,在本实施例中选用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宝成,未经周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1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