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式上纸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394.4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远龙 |
主分类号: | B31C11/00 | 分类号: | B3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式上纸 系统 | ||
一 技术领域:
ZT型整体式上纸系统、实属发明专利,涉及到纸制品行业、是纸管成 型机的配套设备。
二 背景技术及现状
SZ十字架式上纸系统是目前国内现在常用的纸管配套上纸系统,该 行业使用的供纸系统存在很多缺陷。(1)生产中在更换纸管直径规格时, 需要操作工人搬运若干个十字架式供纸架,来调整到上纸系统中纸带与纸 管机主机芯轴夹角的一个合适的位置,以适应正常的生产。但由于每个十 字架上要放置两个纸盘、大约100公斤左右,因此移动起来费时、费力。 (2)由于现有上纸系统和上纸位置较高,且一个纸盘的重量大约在50-100 公斤左右,没有电动上纸系统要靠人力去完成,这样以来操作人员劳动强 度太大。(3)SZ上纸系统由于没有电动上纸装置,在上大直径纸盘时非常 困难、所以只能使用小直径纸盘,但由于小直径纸盘的米数比大直径纸盘 少的多(具测算600mm纸盘米数只有1200mm的四分之一),所以在生产同 样米数的纸管时,纸盘与纸盘间的纸带接头大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废品。 (4)该系统为分体式纵向上纸摆放、占地面积较大(如图6)。
三 发明内容及目的
ZT型整体式上纸系统的发明(如图1),是针对SZ型分体式上纸系统 (如图6)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后而设计的。其目的就是为 了提高效率、降低损耗、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小,结构设计人性 化、减轻劳动强度、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1)改变了分体式上纸系统为 整体式横向上纸系统(如图1),它占用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2)ZT 式上纸系统在整体框架下装有四个橡胶车轮在电器控制作用下,可轻松调 整上纸系统与主机芯轴的夹角避免了人工逐一搬动若干个上纸架的工作。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3)在上纸系统上增加了纸盘电动起 吊装置减少了上纸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大纸盘生产纸管、降低废 品率的目的得以实现。(4)上纸系统增加了双工位纸架有两个纸盘位置。 当第一个纸盘即将用完时,将其轻轻的推到第二工位上,然后再重新起吊 另一个纸盘、放在第一工位上,给接纸留有很充足的时间、降低了工人接 纸的难度。(5)该产品为组合式装配系统,可重复折卸、叠加到一起搬运, 降低了运输费用。
四 结构形式和作用
ZT型整体式上纸系统,是若干个结构件组成的一个大型框架式系统, 有五个部分组成。它是螺旋式纸管机系列产品的配套设备。是提供纸带的 一个相对静止运动的设备。
1.整体框架式由整体框架式、纸盘起吊装置、过纸轮组、过纸架、 双工位纸架、移动装置组成。其结构美观实用。(如图1)
2.纸盘起吊装置是一组电动葫芦、葫芦爪、吊车控制器组成的上 纸系统。其作用是在起吊控制器操作下,利用电动葫芦、葫芦爪、抓紧原 纸盘、作上下左右移动,将其传送到所需的位置上。(如图5)
3.过纸轮组及过纸架a.由上下若干个个滚轮组装配在大型框架 上。其作用是让若干个原纸盘形纸带通过,稳定的传递给下一个工位。b. 过纸架是为了提高生产过程中纸带运行的稳定性而设置的多组支撑架, 支承纸带平稳导入供胶架。(如图5)
4.移动装置它是由减速电机、车轮组,组成的移动装置。它可任意 调整ZT型上纸系统与纸管机主机芯轴之间的角度。(如图2)
5.双工位纸架由多个结构件和尼龙支撑座组成,作用是将在生产过 程中已用小的纸盘,通过双工位纸架送到第二工位支撑座内、再换一个新 的纸盘到第一工位,便于下一步纸张接纸。(如图3)
五 ZT型与SZ型上纸系统比较
1.系统调整时间
a.ZT型整体式上纸系统是框架整体式上纸系统,其系统调整到下一个 工位之间的正确位置,仅需1分钟左右,不到SZ型调整时间的1/10。大 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b.SZ型上纸系统是分体式上纸系统。如需要30层纸卷管时,那15个 独立上纸架必须用人工逐个搬动到所需要的位置,保证15个纸架在一条直 线上,并使纸带与主机芯轴的夹角为正确的角度需要1个小时。是ZT新型 系统的大约4倍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2.系统占用面积
例:加工厚纸管用30层纸,30个1200mm的纸盘。a.另加装置占400mm 两纸盘外圆间距100mm为横向式b.400mm为纵向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远龙,未经赵远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浪转向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离心弹簧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