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3623.2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8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东;宋倩;袁会珠;宁君;赵前飞;马洪菊;杨国权;张涛;李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25/10 | 分类号: | A01N25/10;A01N47/34;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虫 可控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
1)将2%至90%的除虫脲原药溶解于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加入1%至50的表面活性剂,得到除虫脲溶液;
2)将结晶抑制剂溶解于水中,得到其水溶液;
3)将除虫脲溶液混合于2的水溶液中,得到除虫脲水分散体;
4)在除虫脲水分散体中加入0.001%至35%的稳定剂,聚合1小时,制得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粒径在1000nm以下,大部分在100-3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是二甲基亚砜(DMSO)、环丁砜、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甲醇、乙醇、丙酮、环己酮或苯乙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表面活性剂是:乳化剂和分散剂有有TSP-54、Witconol、脂肪醇烷氧基化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磺基琥珀酸酯、乙氧基化蓖麻油、山梨醇酯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结晶抑制剂有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2000、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稳定剂是黄原胶、多糖或乙氧基化烷基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粒径在1000nm以下,大部分在100-3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虫脲可控缓释纳米颗粒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36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光温室复合墙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复合塑料瓶吹塑装置及复合塑料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