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叶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4123.0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亚伟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9/00;A61P9/00;A61P9/1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有效 组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新药研发领域。涉及一种从牡丹叶中分离得到有效组分, 并提供其制备方法、制剂和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及人们工作、生活、饮食结构及环境等变化,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 并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开发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的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
牡丹皮为毛莨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noina Suffrut icosa Andr.)的根皮, 为我国传统中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等功效。其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心 肌缺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肿瘤、镇痛、保肝等(文献1: 马玉玲,刘建勋,孙卫,尚晓泓,李连达.牡丹皮对犬心肌缺血及心脏血流动力学 影响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1984年04期;文献2:龙世林,陈雅.牡丹皮 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2007年第16卷第3期)。但由于牡丹皮采收周期较 长、不可再生。为了充分、有效利用牡丹资源,可选择牡丹叶作为药用部位。 牡丹叶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叶,收载 于2002年版的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主要含量有酚酸类、鞣质、黄酮等。因牡丹 叶资源丰富,可再生,故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目前对牡丹叶的研究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发一种牡丹叶有效组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 疾病。该有效组分中主要成分清楚,产品质量易于控制,重现性好,疗效稳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牡丹叶有效组分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成分之间是否具有协 同作用。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牡丹叶有效组分的制备方 法,及以牡丹叶有效组分作为活性成分的中药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研究制定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牡丹叶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其 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为35-70%,没食子酸乙酯的含量为15-30%。
较优选牡丹叶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没食子酸的含量在40-70%,没食子 酸乙酯的含量为15-30%。
更优选牡丹叶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没食子酸的含量在50-70%,没食子 酸乙酯的含量为20-30%。
最优选牡丹叶有效组分,其特征在于没食子酸的含量在60-70%,没食子 酸乙酯的含量为25-30%。
一种牡丹叶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牡丹叶,用水和/或低级醇提取,得提取液;
(2)将步骤(1)提取液直接上大孔吸附树脂柱,或者,将步骤(1)提取液浓缩 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
(3)依次用0-50%低级醇进行梯度洗脱;
(4)收集富含没食子酸及没食子酸乙酯的洗脱液,浓缩;
(5)用水和/或低级醇对富含没食子酸及没食子酸乙酯的浓缩液进行溶解, 干燥,得牡丹叶有效组分,其中没食子酸含量为35-70%,没食子酸乙酯的含量 为15-30%。
所述牡丹叶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中,提取或者梯度洗脱或者溶解时,所用 低级醇是指碳数为C1-C5的直链或支链低级醇,所述低级醇优选为甲醇、乙醇、 丙醇和/或正丁醇;水和低级醇是V/V混合,例如在100毫升水中加入一定毫升 数的低级醇;再如梯度洗脱时,在100毫升水中逐渐增加低级醇的毫升数。步 骤(1)提取中,优选水和低级醇混合比例为0-95%(例如,95%是按100毫升水中 含低级醇95毫升计);用回流、浸渍、渗漉或水煎方法提取。步骤(2)中大孔树 脂为聚苯乙烯型、聚丙烯酸酯型或聚甲基丙烯酸酯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为骨 架材料的树脂。步骤(3)所述梯度洗脱是先用浓度为低于5%低级醇洗脱除去杂 质,再用浓度为X的低级醇洗脱,收集富集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的洗脱液, 浓缩,其中5%≤X≤50%。步骤(5)中所用低级醇的浓度为0-100%;选用减 压、真空、冷冻或喷雾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对富含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 的溶液进行干燥,得牡丹叶有效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亚伟,未经周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与位移测试试验台
- 下一篇:多功能转子实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