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4391.2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实;李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mcs cqi 码率间 映射 关系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竞争力,使其性能、功能等得到全面提升,3GPP组织已经正式开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标准化工作。
LTE物理层技术规范涉及:上行控制信令、上行参考信号、下行控制信令、下行参考信号、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功率控制、小区间干扰协调等方面。其中,上行控制信令包括:ACK/NACK、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和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
一般来说,上行控制信令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上行物理控制信道)上传输,上行数据在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物理共享信道)上传输。如果既有上行数据又有上行控制信令,则上行控制信令和上行数据复用在PUSCH上一起传输。
现有技术中,上行数据采用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根据上行链路的信道状况确定。如果上行链路的信道状况较好,则可以采用较高的MCS值;如果上行链路的信道状况较差,则必须采用较低的MCS值。因此,在收发两端保存着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和数据MCS之间的对应关系。eNodeB(evolved NodeB,演进基站)根据估计的SNR值查找这个对应关系表,并将上行数据采用的MCS通过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下行物理控制信道)通知UD。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实现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仅考虑了数据在PUSCH上传输的情况。当PUSCH上同时有CQI传输时,CQI和数据在PUSCH上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然而当CQI和数据在PUSCH上复用时,由于数据采用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而CQI不采用HARQ,并且数据和CQI具有不同的BLER要求。对于PUSCH上既有数据传输又有CQI传输的情况,若CQI和数据采用相同的MCS,则CQI将不能达到其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和装置,用于使得基站可以为复用在PUSCH信道上的数据与CQI分别配置不同的码率,满足各自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获取信道质量指示CQI的码率;
根据所述CQI的码率以及所述数据的MCS,获取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获取信道质量指示CQI的码率具体包括:
将整个信噪比SNR区间量化为多段,段数为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上数据MCS的个数;各段中的SNR值,根据数据的调制方式和传输质量要求确定数据对应所需的码率;信道质量指示CQI采用与数据相同的信噪比SNR和数据的调制方式,根据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传输质量要求确定CQI的码率;
所述根据所述CQI的码率以及所述数据的MCS,获取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将数据的码率减去CQI的码率可获得给定SNR和调制方式下的码率偏移值,将该偏移值作为数据MCS和CQI码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码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数据的MCS获取CQI的码率;
映射关系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码率获取单元获取的CQI的码率以及所述数据的MCS,获取数据MCS与CQI码率间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CS获取信道质量指示CQI的码率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