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4607.5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全伦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0 | 分类号: | H01M2/00;H01M2/0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弋;朱登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垫圈结构的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不能再充电的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电池是一种能够重复地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具有单一电池单元的低容量可再充电电池已经使用在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和可携式摄像机的小型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多个以堆方式彼此相连的电池单元的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用作混合动力车辆或类似物的马达功率源。可再充电电池可制造成各种形状,例如,柱形或盒形。
可再充电电池串联以用于驱动需要大功率的电动车辆的马达,从而形成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其中设置有:阳极和阴极,和介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隔件,具有空间以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和封闭并密封壳体的盖组件。
当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柱形形状时,其中未涂覆以活性材料的未涂覆区域形成在电极组件的阳极和阴极中。阳极未涂覆区域和阴极未涂覆区域被设置为彼此朝向不同的方向。
阴极集流板连接至阴极未涂覆区域,而阳极集流板连接至阳极未涂覆区域。阴极集流板电连接到壳体,而阳极集流板电连接到盖组件。因此,壳体作为阴极端子,而设置在盖组件中的盖板作为阳极端子。
因此,盖组件和壳体需要电隔离。为此原因,垫圈设置在盖组件和壳体之间。
阳极集流板和盖组件通过由导电金属形成的引导元件彼此电相连。阳极集流板和盖组件焊接至引导元件,然后插入壳体。当盖组件插入壳体后,盖组件被夹紧并固定至壳体。
垫圈不但将盖组件与壳体电隔离,而且密封壳体。为此,在夹紧过程中,向垫圈施加均一的压力。然而,在夹紧过程中,难以向垫圈施加均一的压力,这导致壳体的密封不适当。结果,电解质可能渗漏。如果电解质渗漏,则充电和放电性能降低。进一步地,由于短路而存在爆炸的危险。另外,在柱形电池中,由于盖组件为柱形,因而盖组件可相对于壳体旋转。如果盖组件相对于壳体旋转,则在引导元件与盖组件之间可发生不良电接触。不良电接触导致接触部分的阻抗增加,这会导致发热和输出功率降低。当盖组件旋转过度时,引导元件与盖组件之间的焊接部分可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进行充电和放电。
以上在背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以上信息可包括并未形成背景技术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对本国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为已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致力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相对于壳体不旋转的垫圈,具有改善密封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阳极,阴极,和介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隔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盖组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封闭和密封所述壳体的开放顶部,并具有电极端子;和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盖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并在其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突出部的半宽的比率大约为0.5至0.8。
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可具有截球形状。多个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垫圈上,并可互相分开。相邻突出部的方位角之差可大约为2度至90度。
所述突出部可为圆肋形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垫圈的上表面上。所述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垫圈的下表面上。所述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垫圈的周侧表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阳极,阴极,和介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隔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盖组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封闭和密封所述壳体的开放顶部,并具有电极端子;和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盖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并具有形成在其表面的圆肋形突出部和沿所述肋形突出部的宽度方向突出的防旋转突出部。
所述肋形突出部的高度与所述肋形突出部的半宽的比率可大约为0.5至0.8。多个防旋转突出部可形成并相互分开。相邻防旋转突出部的方位角之差可大约为2度至90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更完全的理解、及其更多的其他有利之处,参照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好理解,并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切立体图;
图2是显示了根据安装在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可再充电电池中的垫圈的剖切立体图;
图3是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垫圈的横截面图;
图4是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对照实例的垫圈上的接触压力的图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46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