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5039.0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鸿声;闵雄基;崔秉辰;张修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件 | ||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数据线组、第二数据线组、和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数据线组分离的玻上线配线;
第一集成电路组,根据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一数据线组;
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组中包括的集成电路与该第一源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第二集成电路组,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玻上线配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组的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并且根据所述时序控制信号运行,以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数据电压,并且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给所述第二数据线组;
第二印刷电路板,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组中的包括集成电路与该第二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时序控制器,包括单输出端口以输出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
控制印刷电路板,所述时序控制器安装在该控制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连接器,连接到所述控制印刷电路板和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以将通过所述时序控制器的单输出端口输出的所述时序控制信号和所述数字视频数据转移到所述第一源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个集成电路包括一极性控制信号产生器,用于使用一部分所述时序控制信号,产生极性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数据电压的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控制信号产生器使用栅起动脉冲和源输出使能信号来产生所述极性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栅起动脉冲指示起动水平线,从所述起动水平线开始一个垂直周期的扫描操作,用于显示一个帧,并且所述源输出使能信号使能所述数字视频数据被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控制信号产生器包括:
第一D触发器,使用所述源输出使能信号作为输入时钟,所述第一D触发器产生在参照每个垂直周期产生的所述源输出使能信号的上升边缘的逻辑状态中反相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
第二D触发器,使用所述栅起动脉冲作为输入时钟,所述第二D触发器产生在参照每个垂直周期产生的所述栅起动脉冲的上升边缘的逻辑状态中反相的选择信号;
乘法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该第二极性控制信号具有与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相反的逻辑值,并且响应所述选择信号,以一个垂直周期的间隔交替地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极性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D触发器包括经由反相器互相电连接的非反相输出端子和输入端子;以及
所述反相器接收从所述第一D触发器的非反相输出端子反馈的所述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并且输出反馈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极性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印刷电路板包括用于产生驱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需要的驱动电压的电压产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个集成电路安装在薄膜上芯片和载带封装之一上,在其上形成用于转移所述时序控制信号、所述数字视频数据和所述驱动电压的虚拟配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器包括:
2-端口扩展器,用于将以输入频率输入的数字视频数据RGB分为奇数像素数据和偶数像素数据,并且以对应输入频率的1/2的频率提供分离的奇数和偶数像素数据;以及
数据调制器,用于调制来自所述2-端口扩展器的奇数和偶数像素数据,以减少从所述单输出端口输出的数字视频数据的摆动宽度,所述数据调制器以对应2倍输入频率的频率输出所述数字视频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调制器根据迷你低压差分信号方案和小摆动差分信号方案之一调试所述数字视频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集成电路组的每一个还包括用于恢复调制的数字视频数据的数据恢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0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