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5677.2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押谷洋;武内裕嗣;山田悦久;西岛春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5/04 | 分类号: | F25B5/04;F25B1/00;F25B41/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制冷剂 循环 装置 | ||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0580002268.8(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5/017447)、国际申请日为2005年9月22日、发明名称为“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充当制冷剂压力减少装置和制冷剂循环装置的喷射器的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的除霜操作。本发明举例来说有效应用于车用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循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件1中已经提出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的除霜操作。在所述专利文件中披露的循环构造中,汽液分离器设置在喷射器下游,且蒸发器设置在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机出口和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所述循环构造设置有将压缩机的排放侧的通路(channel,通道)直接连接至蒸发器上游的通路的旁路通道,且所述旁路通道设置有封闭机构。
机构(例如,节流阀、止回阀)设置在蒸发器上游侧的通路和旁路通道之间的连接处(joint)及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之间。所述机构用于防止来自旁路通道的高温制冷剂流向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
在将蒸发器除霜时,使旁路通道中的封闭机构进入打开状态,并使压缩机排放侧的高温制冷剂(热气体)从旁路通道进入蒸发器。因此蒸发器被除霜。同时,上述机构使得可防止高温制冷剂流向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因此,来自旁路通道的所有高温制冷剂可用于使蒸发器除霜(例如,参看JP 2003-83622A)。
在JP 2003-83622A中披露的循环构造中,蒸发器仅设置在汽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和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但是对于具有多个蒸发器的喷射式制冷机循环装置中的除霜装置并没有给出任何建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多个蒸发器的喷射式制冷机循环装置的除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例,一种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吸入和压缩制冷剂;散热器,使从压缩机排放的高压制冷剂散热;喷射器,具有使散热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和膨胀的喷嘴部分和制冷剂吸入口,以高速从喷嘴部分喷射的制冷剂流使制冷剂通过所述制冷剂吸入口吸入;第一蒸发器,具有连接至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流出侧;第一支流通道,使喷射器上游的制冷剂流分支,并引导分支的制冷剂流到制冷剂吸入口;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流通道中,并且使制冷剂减压和膨胀;及第二蒸发器,设置在第一支流通道中第一节流装置的下游。在所述制冷剂循环装置中,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低于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且第一节流装置设置有完全打开功能,并且在将第二蒸发器除霜时完全打开第一支流通道。
因此,可利用制冷剂蒸发压力较高的第一蒸发器获得在高温范围内的冷却能力,且利用制冷剂蒸发压力较低的第二蒸发器进一步获得在低温范围内的冷却能力。
在将第二蒸发器除霜时,操纵第一节流装置到其中第一分支通道完全打开的位置。因此,可使散热器的出口处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第一分支通道直接导入第二蒸发器。
因此,可将第二蒸发器有效除霜。第一节流装置运行以在正常操作中减少制冷剂的压力。在除霜操作中,仅仅通过使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进入完全打开状态,可使第二蒸发器利用非常简单的构造除霜,而无需添加任何专门的部件。
使散热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进入第二蒸发器。因此, 在正常操作中,通过节流装置容易将第二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量调整到对应于热负荷的值。
“完全打开第一分支通道的完全打开功能”除了完全打开第一分支通道的功能外还包括打开第一分支通道同时稍微减小其面积的功能。即,存在如下情形:第一节流装置不可避免地被构造为使得第一分支通道被打开,同时其面积由于制造原因等稍微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5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羟基-5-氟嘧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锁紧单机吊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