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距离/速度计和距离/速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6322.5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武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G01P3/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距离 速度计 速度 测量方法 | ||
1.一种距离/速度计,包括:
第1半导体激光器(1-1),其向测定对象(11)照射第1激光;
第2半导体激光器(1-2),其向测定对象按照与第1激光平行的方式照射第2激光;
第1激光器驱动器(4-1),其按照至少振荡波长连续地单调增加的振荡期间反复地存在的方式对上述第1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驱动;
第2激光器驱动器(4-2),其按照振荡波长的增减与上述第1半导体激光器相反的方式对上述第2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驱动;
第1光接收器(2-1),其至少将上述第1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输出变换为电信号;
第2光接收器(2-2),其至少将上述第2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输出变换为电信号;
计数机构(13),其对上述第1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中包含的、由第1激光和该激光的来自测定对象的返回光所产生的干涉波形的数量,与上述第2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中包含的、由第2激光和该激光的来自测定对象的返回光所产生的干涉波形的数量分别进行计数;以及
运算机构(8),其根据上述第1和第2半导体激光器的最小振荡波长和最大振荡波长与上述计数机构的计数结果,计算距上述测定对象的距离和测定对象的速度中的至少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第1光接收器,将第1激光和其返回光变换为电信号,
上述第2光接收器,将第2激光和其返回光变换为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计数机构,对通过上述第1及第2激光与各自的返回光之间的自耦合效果所产生的干涉波形的数量进行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计数机构,在短于上述振荡期间的第1计数期间,求出与上述第1和第2半导体激光器中、振荡波长正在增加的半导体激光器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所包含的干涉波形的数量,在短于上述振荡期间并且至少一部分的时刻与第1计数期间不同的第2计数期间,求出与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激光器中、振荡波长正在减少的半导体激光器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所包含的干涉波形的数量,根据与振荡波长正在增加的半导体激光器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和与振荡波长正在减少的半导体激光器相对应的光接收器的输出信号,交替地求出干涉波形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运算机构,包括:
距离/速度计算部(80),其基于上述第1和第2半导体激光器的最小振荡波长和最大振荡波长与上述计数机构的计数结果,计算距测定对象的距离的候补值和测定对象的速度的候补值;
历史位移计算部(81),其计算由上述距离/速度计算部计算的距离的候补值和前次计算的距离的候补值之间的差值即历史位移;
状态判断部(83),其基于上述距离/速度计算部及上述历史位移计算部的计算结果,判定测定对象的状态;以及
距离/速度确定部(84),其基于上述状态判断部的判定结果,确定距测定对象的距离和测定对象的速度中的至少一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距离/速度计算部和上述历史位移计算部,使测定对象的状态为微小位移状态和变动比微小位移状态快的位移状态中的任一种,针对假定测定对象处于微小位移状态的情况和假定处于位移状态的情况中的各情况,每次上述计数机构求出干涉波形的数量时,计算距离的候补值、速度的候补值与上述历史位移;
上述状态判断部,在每次上述距离/速度计算部和上述历史位移计算部进行计算时,基于上述距离/速度计算部和上述历史位移计算部的计算结果,判断测定对象是处于微小位移状态,还是处于位移状态,并且判断测定对象是进行等速运动、还是进行等速运动以外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距离/速度计,其中:
上述状态判断部,在假定测定对象处于微小位移状态所计算的历史位移的符号恒定,并且假定测定对象处于微小位移状态所计算的速度的候补值与假定测定对象处于微小位移状态所计算的历史位移的绝对值的平均值相等时,判定测定对象以微小位移状态进行等速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武,未经株式会社山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组合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使用天线组合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充电及放电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