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6971.5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A45C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丙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应用 手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持装置,且特别涉及一 种滑动式扣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吊饰孔大多采用单一孔柱的方式制作,即在机体上 破孔而使得吊饰可以穿过,然后,再通过打结方式将吊饰固定于单 一孔柱上以防止吊饰松脱。
然而,要通过打结的方式来装设吊饰是十分的不便的方法,因 为人的手指尺寸大于此单一孔柱,打起结来很不方便。同样地,在 拆卸吊饰时须先把结松开才能取下吊饰,所以在拆卸吊饰时也相当 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就在于提供一种扣具结构及应用其的手持装 置。扣具结构透过滑动部的滑动,使卡环产生间隙,使得物件可以 套设于扣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扣具结构,设置于手持装置 的机体上。扣具结构包括滑动部及摇杆。滑动部可滑动于机体。摇 杆包括第一枢轴部、第一摇臂及第二摇臂。第一枢轴部枢接于机体, 第一摇臂及第二摇臂分别设置于第一枢轴部的相对两侧,第一摇臂 与滑动部可动地连接,第二摇臂与机体的伸出臂可分离地卡接以形 成卡环。当滑动部朝向摇杆滑动时,滑动部与第一摇臂产生相对运 动以间接带动第二摇臂往一个方向转动而与伸出臂分离,使卡环产 生间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该滑动部具有第 一斜面,该第一摇臂具有第二斜面,该第二斜面与该第一斜面至少 部分地保持接触;其中,当该滑动部朝向该摇杆滑动时,该第一斜 面与该第二斜面相对滑动,该第一斜面推抵该第二斜面选择性地上 升与下降,使该第二摇臂与该伸出臂分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滑动部包 括延伸部,该第一摇臂具有转轴,该转轴枢接于该延伸部,且该延 伸部与该第一摇臂具有一夹角;其中,当该滑动部朝向该摇杆滑动 时,该延伸部与该第一摇臂相对转动而改变该夹角的大小,以间接 带动该第二摇臂转动而使该第二摇臂与该伸出臂分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摇杆还包 括: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枢轴部,用于在该摇杆转动时提 供弹性回复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第二摇臂 的端部具有第一止挡体,该伸出臂的端部具有第二止挡体;其中, 当该第二摇臂与该伸出臂卡接时,该第一止挡体抵靠于该第二止挡 体以使该摇杆无法相反于该方向转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还包括:插槽结 构,设置于该机体,该插槽结构包括:插槽,具有插槽开口;第二 枢轴部,枢接于该机体且位于该插槽开口的一侧;及插槽盖,连接 于该第二枢轴部且可相对于该插槽转动,用于遮蔽该插槽开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插槽结构 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二枢轴部,用于在该插槽盖转 动时提供弹性回复力。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插槽结构 还具有挡块,位于该插槽开口的另一侧,该挡块具有卡合贯孔,该 插槽盖具有:孔槽,设置于该插槽盖上的一个端面上;及卡榫,可 滑动地设置于该孔槽中,该卡榫的第一部分位于该孔槽内且该卡榫 的第二部份露出于该插槽盖,该第二部份用于与该卡合贯孔卡合, 以使该插槽盖遮蔽该插槽开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卡榫的该 第二部份的端部具有导圆角,在该第二部份与该卡合贯孔的卡合过 程中,该导圆角与该挡块接触并使该卡榫受力而往该孔槽内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其中该滑动部还 具有滑槽及推动元件,该推动元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上且该推 动元件的一个端面具有突出体;其中,当该第二部份卡合于该卡合 贯孔时,随着该推动元件往该卡合贯孔的方向滑动,该突出体将该 卡榫往该孔槽内推动而使该第二部份与该卡合贯孔脱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扣具结构,该插槽盖还包括: 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孔槽的槽底及 该卡榫上,该第三弹性元件用于在该卡榫滑动时提供弹性回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6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电视机的PCI接口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交换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