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7985.9 | 申请日: | 200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7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王净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万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图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电路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在玻璃基板表面上形成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板(Touch Panel)已大量运用于家电、通讯、电子资讯等产品上,例如目前广泛商用的个人数位助理(PDA)、各种家电设备和游戏输入介面等,一般都是由触控板与显示面板整合而成,可供使用者用手指或触控笔依照显示画面上的功能选项点选输入所要执行的动作,并且还被利用到大众系统查询工具上,可以提供便民效果的工作系统。
一般的触控板是在一基板表面布设感应区域,其感应区域用来感应人体的手指或感应笔的触控信号,该感应区域所使用的材料大都采用透明导电薄膜(例如氧化铟锡ITO),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时,由触压透明导电薄膜对应显示面板上相对应画面,达到触控的功能。
目前所常采用的触控原理概可分为电阻式、电容感应式、红外线感应式、电磁感应式和音波感应式等。其中电容感应式触控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排列的透明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的电容变化,从而产生的诱导电流来检测其触控位置的坐标,来实现工作的。由于电容感应式触控板在透光度、硬度、准确率、反应时间、触控打点寿命、操作温度、和起始力量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点,所以目前大量采用。
为了要侦测出使用者用手指或感应笔触碰于触控板上的位置,现在与研发出各种不同的电容式感应触碰感测技术。例如:在美国专利第6970160号发明专利案中,揭露了一种格状触控感应系统,其可应用于侦测一触控感应面的触控位置。格状触控感应系统包括两个电容感应层,其间以一中间隔绝材料分隔,形成电容效应。每一电容感应层包括平行排列的导电元件。两个电容感应层彼此垂直。每一个导电元件包括一序列的菱形片,由狭窄的导电线连接在一起。每一电容感应层上的导电元件电连接一导线。一控制电路透过导线提供讯号传至两组导电元件上,能在表面被触按时接收由感应元件所产生的感应讯号,以判断在每一层的触 控位置。
但是,上述技术必须分别通过二次的离子真空溅镀、曝光、显影及蚀刻等制程,才能布设形成二层透明导电薄膜(举如ITO)于一玻璃基板表面上,造成制程上繁琐的问题,增加了制作成本,降低了生产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双轴向电极区块整合在单一次的溅镀、曝光、显影及蚀刻等制程中完成的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的内容为
一种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一透明基板表面上设一第一轴向导线;
并在第一轴向导线上设一绝缘隔点;
在透明基板表面上一次布设两个相间隔的第一轴向电极区块、两个相间隔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及一第二轴向导线;
第一轴向电极区块设置于绝缘隔点双侧的第一轴向导线上,而被第一轴向导线串接;
第二轴向电极区块分置于第一轴向导线双侧;
第二轴向导线横跨于绝缘隔点上且串接第二轴向电极区块,而构成一控电路图形。
其中第一轴向导线由非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轴向导线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轴向电极区块、第二轴向导线及第二轴向电极区块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一种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一透明基板表面上设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轴向导线;
并于各第一轴向导线上间隔设多个绝缘隔点;
依据第一轴向导线与绝缘隔点位置,在透明基板表面上一次布设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轴向电极区块、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及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轴向导线;
各第一轴向电极区块迭置于各第一轴向导线上,并分置于各绝缘隔点双侧;
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分置于各绝缘隔点双侧;
各第二轴向导线横跨于各绝缘隔点上,并串接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使各第 一轴向电极区块与各第二轴向电极区块相互邻近,而构成一能同时触碰产生触控讯号的触控电路图形。
其中第一轴向导线由非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轴向导线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轴向电极区块、第二轴向导线及第二轴向电极区块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本发明触控电路图的制作方法可提高生产触控板的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简化了制作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