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8213.7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韩玮;郝瑞晶;阮玉峰;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讯 系统 仿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获得小区内移动设备用户数MS_num,每个移动设备最多可同时激 活的链路条数Link_num,移动设备在不同的移动速度下每条链路所需要的 快衰落径的条数FastLoss_num,以及获得仿真总时间长度T;同时设置门限 T_threshold,其中,T_threshold是开关判别的时间门限;
b、如果MS_num、Link_num、FastLoss_num和T相乘大于T_threshold, 则根据MS_num、Link_num、FastLoss_num和T相乘后除以T_limit,得到 瑞利衰落的长度,采用多个正弦波叠加计算得到该瑞利衰落的长度内的所述 小区所有的快衰落数据,其中,T_limit为相关时间门限,取值为大于系统 仿真需要模拟最小用户速度对应的瑞利衰落相关时间值;
c、在系统仿真过程中,分别为小区内每个移动设备的每条激活链路的 每个快衰落径,在瑞利衰落的最小时间粒度间隔地读取相应的所述快衰落数 据,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仿真,其中,读取的时间间隔大于T_limi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中获得该瑞利衰落的长度内的所述小区所有的快衰落数据, 具体为:采用多个正弦波叠加进行计算得到该快衰落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仿真系统中移动设备不具备软切换能力,即不能同时建立多条无线 链路时,则Link_num取值为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_threshold根据计算机硬件条件、仿真时间周期进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讯系统包括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
6.一种无线通讯系统中系统仿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快衰落计算因数模块、快衰落数据运算模块、读取数据模块,其中,
快衰落计算因数模块,用于获得小区内移动设备用户数MS_num,每个 移动设备最多可同时激活的链路条数Link_num,移动设备在不同的移动速 度下每条链路所需要的快衰落径的条数FastLoss_num,以及获得仿真总时间 长度T,同时设置门限T_threshold和T_limit后,将获得的数据传送给快衰 落数据运算模块,其中,T_threshold是开关判别的时间门限,T_limit为相 关时间门限,取值为大于系统仿真需要模拟最小用户速度对应的瑞利衰落相 关时间值;
快衰落数据运算模块,用于当MS_num、Link_num、FastLoss_num和T 相乘大于T_threshold时,根据接收的数据,将MS_num、Link_num、 FastLoss_num和T相乘后除以T_limit,得到瑞利衰落的长度,采用多个正 弦波叠加计算得到该瑞利衰落的长度内的所述小区所有的快衰落数据,并进 行存储;
读取数据模块,用于在系统仿真过程中,分别为小区内每个移动设备的 每条激活链路的每个快衰落径,在瑞利衰落的最小时间粒度间隔地读取快衰 落数据运算模块中相应的所述快衰落数据,其中,读取的时间间隔大于 T_limi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衰落数据运算模块,获得该瑞利衰落的长度内的所述小区所有的 快衰落数据具体为:通过采用多个正弦波叠加进行计算得到快衰落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仿真系统中移动设备不具备软切换能力,即不能同时建立多条无线链 路时,所述快衰落计算因数模块获得Link_num的取值为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衰落计算因数模块设置T_threshold,是指根据计算机硬件条件、 仿真时间周期对T_threshold进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讯系统包括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2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网络访问方法以及家庭网络管理系统
- 下一篇:内窥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