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入式电路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8230.0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信太秀夫;山中尚;细贝节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3/20;H01R9/22;H01R4/48;H02B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电路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断路器,特别是涉及插入式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断路器通常是将设置在电路断路器安装板上的由弹性金属形成的卡爪,利用其弹性而安装到设置在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后端下方的卡止孔中。但是,由于向电路断路器安装板进行安装是与将插入端子插在母线杆上同时进行的,因此需要从电路断路器安装板的上方按压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后端侧,使插入端子从斜上方插入而与母线杆嵌合。因此,有可能导致插入端子承受过大的负荷而变形,引起接触不良。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因连接的母线杆的高度位置偏差或倾斜而导致插入端子变形,已知构成为使插入端子能够滑动或转动的插入端子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22997号公报(第3页左栏第34行~第45行、图1~图3)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插入端子部,其引导部以狭缝状设置在导电部件上,利用弹簧部件将设有用于贯穿上述引导部的引导突起的端子和上述导电部件连接,使该端子可沿引导部滑动并可以转动,但必须追加设置弹簧部件用于将端子和导电部件连接,并且,必须利用弹簧部件进行压接,以使端子可以滑动及转动,因此,存在组装作业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获得一种所需部件种类少、组装作业容易、插入端子不易变形、接触可靠性高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其通过将插头适配器与具备螺栓连接端子的电路断路器主体螺栓连接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插头箱中内置有:插入端子,其用于与多个母线杆中的任意一个通过插入而连接;以及插头座,其与上述电路断路器主体机械连接,在上述插头适配器中,上述插入端子上一体形成一对凸部,并在上述插头座上形成由开口构成的插入端子安装部,同时,利用分流导体将上述插入端子和上述电路断路器主体电气连接,其中,上述开口用于与上述凸部活动嵌合而支撑上述插入端子,使该插入端子可以在与上述母线杆正交的方向上转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以较少的部件实现一种组装容易且廉价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其组装作业性优良,即使在使插入端子从斜上方(或下方)插入而与母线杆嵌合的情况下,插入端子也不易变形,并且接触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头适配器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要部剖视图,(a)表示母线杆插入前,(b)表示母线杆和插入端子的接触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斜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图7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图8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侧视图(a)和正视图(b)。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图,图1是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斜视图,图2是其分解斜视图,图3是插入式电路断路器的一部分即插头适配器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图1的要部剖视图,(a)表示母线杆插入前,(b)表示母线杆和插入端子的接触状态。如图1所示,插入式电路断路器300由电路断路器主体200和插头适配器100构成。在插头适配器100的前表面等间隔并列设置有用于使母线杆插入的插入槽11~13。插头适配器100与图2所示的电路断路器主体200的螺栓连接端子20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从而与电路断路器主体200结合。
插头适配器100由插头箱1、收容在其中的插入端子部50和用于支撑该插入端子部50的插头座2构成。插入端子部50如图3所示,具有:插入端子3,其与母线杆91~93的某一个以插入式连接;分流端子4,其与电路断路器主体20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以及分流导体5,其连接插入端子3和分流端子4。分流导体5在本例中使用可挠铜绞线,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可挠性的导体即可,不限于铜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用具、操作输入评价方法以及游戏装置
- 下一篇:生物亲和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