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8740.8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直树;清木和夫;前田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1/02;D01H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群峰;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纱机 纤维 集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位于环锭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牵伸部分)下游并适用于集束已被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用于环锭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用于在捻线前预先集束已被牵伸的纤维束,其目的在于获得不均匀程度小且起毛少的高质量纱线。作为一种用于集束纤维束的方法,一种使用机械引导装置(集合器)的方法,和一种用于产生吸入气流作用在多孔带(通风板)上移动的纤维束上的方法被广泛使用。
这些方法中使用的引导装置和引导部件,例如多孔带,在接触到纤维束时引导纤维束。为了引导纤维束而不打乱纤维束内排列的纤维,用于减小引导部件表面摩擦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必要在长时间内防止这种减小摩擦的效果减弱。公开号为No.2007-9391的日本早期公开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纤维束引导装置,用于引导纤维束而不接触纤维束,以防止引导部件的引导表面上的摩擦。该公开中的纤维束引导装置设有一个具有一对引导表面的引导部件,用于以使得纤维束的宽度变窄的方式引导在行进方向上移动的纤维束,和一个用于振动引导部件以产生能够防止纤维束接触引导表面的声压的激励装置。激励装置在预定的共振频率下(例如,约34kHz)振动引导部件,并因此使得引导部件在非接触状态下引导纤维束。
为了制得被称作紧密纱线的高质量纱线,需要将纤维束以在纤维束的集束部分(压缩区域)内其宽度大约为0.5mm至1.0mm的方式集束。为了将纤维束集束在这么小的区域内,优选使用具有一对引导部分的引导部件,每个引导部分在纤维束行进方向上都具有锥形部分和延续在锥形部分下游侧的直线部分。锥形部分成型为使得两引导表面之间的距离沿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增加。直线部分成型为使得两引导表面之间的距离沿行进方向保持不变。纤维束从锥形部分引导至直线部分。但是,当引导部件如上述公开中所述简单振动时,在引导部件振动的振幅过小的情况下,纤维束从锥形部分移向直线部分所通过的转换部分就有可能会被纤维束阻塞。另外,纱线的质量在由直线部分成型的出口的振幅过小的情况下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中避免了引导部件内的纤维束从锥形部分移向直线部分所通过的转换部分被纤维阻塞,并且同时能够稳定地纺织高质量的纱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导部件和激励装置。引导部件引导纤维束沿预定的行进方向移动。引导部件具有一对彼此面对的引导表面并以使得纤维束的宽度变窄的方式引导纤维束。激励装置振动引导部件以产生声压(sound pressure)。引导部件设有一对平板形式的引导部分,引导部分被设置为以彼此面对的方式构成一对引导表面。一对引导部分中的每一个在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上都具有直线部分和位于直线部分上游侧的锥形部分。每个直线部分和对应的锥形部分都通过连接部分被连接在一起。直线部分成型有出口,纤维束通过该出口从引导部件送出。直线部分以两引导表面之间的距离沿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保持不变的方式成型,而锥形部分以两引导表面之间的距离沿纤维束行进方向的相反方向逐渐增大的方式成型。引导部分的形状被设置为当引导部件被激励装置在预定频率下振动时,出口和连接部分位于与振动的波节(nodesof vibration)不同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的环锭纺纱机。
通过示例本发明原理的以下说明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其他应用和优点将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将通过参照下述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而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牵伸装置的侧视图;
图1B是示出了图1A中示出的引导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A是示出了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2B是示出了引导部件的正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引导部件和底部辊之间关系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了纱线质量和振幅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均示出了根据改进实施例得到的引导部件的正视图;和
图6是示出了根据另一个改进实施例得到的引导部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A至图4,介绍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得到的精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