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9089.6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遊佐高广;内藤公计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6/4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5月1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30885相关的主题,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这里加以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对于所述电池组,可以改进相对于在电池组掉落等情况下产生的冲击负荷的耐冲击性能。
背景技术
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圆柱形的电池组电池;电极接头片,用于电连接按一定模式配置的电池组电池的端子;下部壳体,用于容纳通过电极接头片电连接起来的电池组电池;上部盖,用于覆盖其中容纳有电池组电池的下部壳体;所述电池组被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装置的主体上,用作电子装置的电源(参照日本专利公开No.2003-257388)。
在这种电池组掉落等情况下,由电池组掉落等产生的冲击负荷会集中到在电池组电池与电极接头片之间提供电连接的固定部上,导致固定部断裂或类似故障。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表现出改进的耐冲击性能的电池组。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圆柱形的电池组电池;以及一个或多个电极接头片,所述电极接头片用于对以一定的模式配置的电池组电池的端子进行电连接。在这种电池组中,电极接头片沿着其纵向方向、在用于固定到电池组电池的端子上的固定部之间形成有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形式,电极接头片在用于固定到电池组电池的端子上的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狭缝,借此,将电极接头片制造得比固定部的刚性低。从而,在电池组掉落等情况下,由电池组掉落等产生的冲击负荷集中到所述狭缝上,借此,抑制冲击负荷被作用到固定部上。其结果是,固定部更难以断裂。从而可以改进电池组的耐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L尺寸的电池组的透视图,其中,图1A是前面透视图,图1B是背面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L尺寸的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发明的S尺寸的电池组的透视图,其中,图3A是前面透视图,图3B是背面透视图;
图4是端子部的正视图;
图5是将在其中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摄像机的侧视图;
图6是安装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的摄像机的透视图;
图7A和7B是电池组电池的透视图,其中,图7A是前面透视图,图7B是背面透视图;
图8A和8B是配置成两列、四层的电池组电池的透视图,其中,图8A是前面透视图,图8B是背面透视图;
图9是配置成两列、四层的电池组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电池组电池的配线图;
图11A和11B是间隔构件的侧视图,其中,图11A是右侧视图,图11B是左侧视图;
图12是间隔构件的仰视图;
图13是间隔构件的平面图;
图14A和14B是间隔构件的水平剖视图,其中,图14A是沿着图11A的D-D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4B是沿着图11A的E-E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5是电池组电池的侧视图;
图16A和16B是间隔构件的垂直剖视图,其中,图16A是沿着图11A的F-F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6B是沿着图11A的G-G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17A和17B是间隔构件的加强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图17A是对应于电池组电池的正电极端子侧形成的加强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7B是对应于电池组电池的负电极端子侧形成的加强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8是表示电极接头片和电池组电池的焊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19是表示根据相关技术的电极接头片和电池组电池的焊接状态的正视图;
图20是表示根据在包含镀镍铜板的电极接头片中存在还是不存在焊接用狭缝,焊接强度的分布的图示;
图21是表示已经经过内缘翻边的位置匹配孔的电极接头片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22是表示将端子盒安装到下部壳体上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3是端子部的部分切断的透视图;
图24是端子盒被安装到下部壳体上的状态的部分切断的透视图;
图25A和25B表示连接到电池组电池和主电路板上的端子盒,其中,图25A是正视图,图25B是仰视图;
图26是表示主电路板被安装到端子盒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7是表示主电路板被安装到端子盒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8是表示配置在下部壳体的内部的主电路板和端子盒的纵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0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光均匀化的装置
- 下一篇:自存储内窥镜及其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