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碟片的送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99771.5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康合成;王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茂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26 | 分类号: | G11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碟片 机构 | ||
1、一种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基座,其包括一座本体、一第一载壁部与一第二载壁部,该座本体具有一位于内部的移动通道,以及分别开设于该座本体上的一入口其连通于该移动通道的相对顶端、与一出口其连通于该移动通道的相对底端;
该第一、第二载壁部,是间隔地成形于该移动通道中,且对应凸露于该入口的左侧处,在此并界定该第一、第二载壁部之间的间距为一推移通道,其与该移动通道相通;其中,该第一、第二载壁部连同该推移通道所共同构成的长度是大于一光碟片的一半外周长,以共同承载多数光碟片,并且该移动通道除去该第一、该第二载壁部后的空间是恰好可供一光碟片由该剩余的移动通道通过、进而由该出口穿出;
一驱动单元,嵌设于该座本体的底侧,并与一动力源形成电性连接,用以提供动力;以及
一推移单元,受该驱动单元的动力驱动而沿左右方向移动地滑设于该推移通道,该推移单元包括一推移部,用以推移最下方的光碟片离开该第一、第二载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更包括用以限制该光碟片沿该移动通道移动的一第三载壁部与一第四载壁部,该第三、第四载壁部是以该推移通道为间距而成形于该座本体的内侧,且该第三载壁部间隔位于该第一载壁部的相对下方,该第四载壁部间隔位于该第二载壁部的相对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更包括二个凸设于该座本体的内侧且分别对应于该移动通道的前侧及后侧的导引斜壁部,其走向为由左上朝右下倾斜,用以导引下移的光碟片以便于后续光碟片的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推移单元更具有一位于该推移通道中并与该二载壁部共同撑持该等光碟片的由左上朝右下倾斜的导引斜面,而该推移部是连设于该导引斜面的最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更具有一环壁部其沿该入口的外周缘地围设于该座本体的顶面处,用以整齐上下堆叠的多数光碟片、以令各光碟片顺畅地进入该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载壁部、该第四载壁部皆具有一呈水平方向且以其左侧与该座本体连设并大部分凸露于该入口左侧的承载壁,以及一呈垂直方向并与对应的承载壁底缘及该座本体内面连接、用以支持该承载壁的支撑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一动力件,其电性连接该动力源并受该动力源的控制而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及一与该动力件枢设并被该动力件带动而沿着自身轴线枢转的连动件;该推移单元更包括一位于该导引斜面相对下方的传动件,其受该连动件的连动而使该推移单元整体沿左右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动件是以一齿轮为实施态样;该传动件是以一排齿为实施态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第四载壁部分别具有一对应相通该推移通道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移槽;该推移单元更包括一导引本体、一传动件及二导轨部;该导引本体位于该推移通道中,且该导引斜面即形成于该导引本体的顶面;该传动件连设于该导引本体的底侧,该传动件受该驱动单元的连动而使该推移单元整体沿左右方向移动;该二导轨部分别成形于该传动件的相反二侧并对应穿设于其中一滑移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推移单元更包括一顶抵滚轮,其枢设于该推移部上,且该顶抵滚轮的高度略高于该推移部的高度,用以在推移过程中顶持并滚触除最下方的光碟片外的光碟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的送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座更包括一凸设于对应该入口最右侧周缘处的凸条,该凸条具有一靠近该入口且由左上往右下倾斜的斜面,用以导引对应的光碟片迅速地由该移动通道离开该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茂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建茂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97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