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数语音输入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0258.3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16;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90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输入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音数语音输入法,简称音数输入法,是一种用语音输入汉字的方法,属通讯、计算机技术领域,适用于计算机和手机等掌上产品。
二、背景技术
现有汉字输入多为键盘输入,对熟悉键盘的用户来说,用键盘输入自然是种好方法;但多数用户对熟悉和掌握键盘确实是件难事,要达到纯熟和盲打的程度,更是望而生畏。所以研究语音输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课题。如仅按汉语拼音进行语音输入,显然重码率高、准确率低,不易于提高录入速度。汉语是少形态或非形态语言,词语搭配灵活,组句千变万化。“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例证的主要实词搭配就有70余万组,如再与虚词搭配,再组成短语或句子那将是几百万组甚至上千万组。还有人名等各种名称上亿,也不能按规律组成语句。所以汉语要完全按语句进行语音输入是很困难的,换言之语音输入主要还是字词输入,问题是没有语音输入的字词编码方案。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用汉字音节字母和数码编码并用汉字音节和数码音节进行语音输入的音数语音输入方案。
1、设计汉字单笔画及双笔组合与1-0数码的对应关系
汉字有五种单笔画即横“一”含提,竖“丨”含竖钩,撇“丿”,点“丶”含捺,折“乙”含各种带转折的笔画;每一种可自成相同笔画的双笔组合,每二种可构成不同笔画的双笔组合。
设计单笔画及双笔组合与1-0数码的对应关系如下:
双笔组合“一丨”含“丨一”,“一丿”含“丿一”,“一丶”含“丶一”,“一乙”含“乙一”,“丨丿”含“丿丨”,“丨丶”含“丶丨”,“丨乙”含“乙丨”,“丿丶”含“丶丿”,“丿乙”含“乙丿”,“丶乙”含“乙丶”。双笔组合对应的数码依“一丨丿丶乙”顺序记忆。
2、用汉字音节字母和数码给汉字和词语编码
根据单笔画及双笔组合与1-0数码的对应关系用汉字音节字母和数码给汉字和词语编码。音节中的后鼻韵母eng、ing可合并为前鼻韵母en、in,舌尖后音zh、ch、sh可合并为舌尖前音z、c、s,鼻音n可合并为边音l。数码取双笔数码和单笔数码:双笔数码为汉字的相邻两笔取一数码,单笔数码为汉字的一笔取一数码。设有模糊键和转换键。汉字和词语的编码方法如下:
①汉字的编码
汉字编码先取汉字音节字母,再按笔顺从汉字首笔开始依次取双笔数码,取到最后只剩一笔时取单笔数码,即一二两笔取一数码,三四两笔取一数码……依此类推;若一二两笔为“一丨”或“丨一”则取数码1,若一二两笔为“一丿”或“丿一”则取数码2……依此类推;笔画足够时数码可取两码或三码:取两数码时第一数码取首双笔数码,第二数码取最后未取的两笔或一笔;取三数码时可从首笔开始连续取两码双笔数码,第三数码取最后未取的两笔或一笔。例如“镜”的编码为“jing29、jing269”,“查”的编码为“cha16、cha186”,“关”的编码为“guan88、guan868”,“术”的编码为“shu19、shu184”,“三”的编码为“san61”,“一”的编码为“yi1”,“二”的编码为“er6”。
②汉字简码
汉字一级简码取汉字音节字母;二级简码取汉字音节字母和一数码;三级简码取汉字音节字母和一二数码。
③词语的编码
二字词语取每字的音节字母或先取每字的音节字母,再取数码一码或两码:取一数码时可取每字首笔画组成的双笔数码;亦可取前字的一数码或后字的一数码;取两数码时取每字的一数码。三字词语取一二三字的音节字母或一二三字的音节字母和三字的一数码。四字及四字以上词语取每字的音节字母。例如“杂交”的编码为“zajiao、zajiao8、zajiao9、zajiao3、zajiao93”,“计算机”的编码为“jisuanji、jisuanji1”,“针锋相对”的编码为“zhenfengxiangdui”。
④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和图形符号的编码:
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用一二三级简码;图形符号按“图”字加其名称作“词语”编码;
所有编码汉字和词语存入编码字词库。
3、用全数码给汉字和词语编码
不认识汉字和词语,根据单笔画及双笔组合与1-0数码的对应关系用全数码给汉字和词语编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学,未经刘洪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流媒体传输断线重连技术
- 下一篇:一种无线性能的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