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注音字母在计算机大键盘上输入繁体汉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0573.6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平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5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注音字母 计算机 键盘 输入 繁体 汉字 方法 | ||
1.一种使用注音字母在计算机大键盘上输入繁体汉字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注音字母的声母规则地排列在键盘的右半部分,将最常用的部分大部首根据笔画特征规则地排列在键盘的左半部分,编码只取声码码元和笔画码元,声码码元指声母码元,成字部件取声码,非成字部件取笔画码;
注音字母及键位设置:只取21个声母和也用作声母的ㄧ、ㄨ、ㄩ三个韵母;键位设置为:ㄅㄉ在Y键;ㄆㄊ在U键;ㄇㄋ在M键;ㄈㄌ在O键;ㄍㄐ在H键;ㄎㄑ在J键;ㄏㄒ在K键、ㄓㄗ在N键;彳ㄘ在M键;ㄕㄙ在L键;ㄖ在P键;ㄧ在Q键;ㄨ在A键;ㄩ在Z键;
设一零声母,零声母在P键;
笔画:指横、竖、撇、点、折五类和有其他笔画叉过这五类笔画的叉横、叉竖、叉撇、叉点或叉捺、叉折共十类笔画;
笔画键位设置为:横G,竖F,撇D,点S,折A,叉横B,叉竖V,叉撇C,叉点X,叉折Z;
中撇:有其他笔画与撇的中部相连特征的为“中撇”,中撇归入叉撇;
直点和直捺:与上下左右的横或竖相邻的点或捺,为“直点、直捺”,直点、直捺归入叉点叉捺;
部件:指《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中所列,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种,成字部件中的成字以《国标GB-2310(80)》中的常用字为限;
超出常用字部分的成字归入非成字部件部分;所使用的部件除部首中合成成字部件和特别说明的部件外,均为不可再拆分的基础部件;
部首:指《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列部首;成字部首取声码,非成字部首取笔画码;将部分非成字部首成字化;
合成成字部首均取两码,第一码为部首声码,第二码为末部件码;非成字合成部首取首末部件码;
键盘左半部分的大部首指:木、口、人亻、火、宀、冖、衤衣、辶之、阝、卩、石、日、虫、金、氵水、糹、手扌、艹、禾、言;其键位设置分别为:“木”在T键;“口”在R键;“人亻”在E键;“火、宀、冖、衤衣、辶之”在W键;“阝、卩”在Q键;“石”在G键;“日、虫”在F键;“金”在D键;“氵水”在S键;“糹”在A键;“手扌”在B键;“艹”在V键;“禾”在C键;“言”在X键;
键名字:26个键位各设一个键名字;“又”在Q键、“火”在W键、“人”在E键、“口”在R键、“木”在T键、“大”在Y键、“土”在U键、“女”在I键、“立”在O键、“已”在P键、“王”在A键、“水”在S键、“金”在D键、“日”在F键、“石”在G键、“工”在H键、“青”在J键、“小”在K键、“山”在L键、“月”在Z键、“言”在X键、“禾”在C键、“其”在V键、“手”在B键、“子”在N键、“車”在M键;
识别码:识别码在键盘左部,由笔画和字型结构组成;识别码为两位数,十位数代表笔画,十个笔画在中、下两行,中部自右到左依次为横G,竖F,撇D,点S,折A,下部自右到左依次为叉横B,叉竖V,叉撇C,叉点X,叉折Z;个位数代表字型;字型有三种,即: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杂合结构;笔画为“横、竖、撇、点、折”的,笔画所在键为左右结构,下方键为上下结构,上方键为杂合结构;笔画为“叉横、叉竖、叉撇、叉点、叉折”的,笔画所在键为左右结构,上方键为上下结构,最上方键为杂合结构;
识别码的笔画取用原则:次要部件优先取用;两部件汉字,两次取用识别码,同类部件,分别取用各部件笔画,先取末部件;不同类部件,两个笔画取自同一部件,先取末笔画;
输入方法:单字与词组混合输入,均取四码;
单字输入:
键名字输入:在键名字所在键连击四键;
成字部件输入:第一码为该字声码所在键,第二、三、四码为该字的一、二、末笔画码;笔画不足的,加一识别码;
非成字部件输入:取一、二、三、末笔画码;笔画不足的,加一识别码;
两部件汉字输入:两部件各取一码,再取两识别码,末部件先取;
三部件汉字输入:三部件各取一码,再取一识别码;
四部件汉字输入:每部件各取一码;
五部件及以上汉字输入:取一、二、三、末部件码;
词组输入:
两字词输入:两字各取两码;多部件字取前两码;成字部件取本字声码、末笔画码;
三字词输入:前两字各取一码,末字取一、二部件码;
四字词输入:每字各取一码;
五字及以上词输入:一、二、三、末字各取一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平,未经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5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