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骨质疏松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1413.3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颜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K9/48;A61K9/20;A61K9/16;A61P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质 疏松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骨质疏松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骨微观结构退化、髓腔增宽、骨荷载降低等为特征的,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腰背和四肢痛、脊柱畸形、易发生骨折等。根据病因不同其又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I型、II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分。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较多见。因为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使机体的水、盐、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造成骨代谢紊乱,诱发骨质疏松症。
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将肾上腺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形成机制归纳为:①减少肠钙吸收;②影响性激素的生成分泌;③对肾脏钙、磷排泄的影响;④促进PTH生成;⑤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⑥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⑦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尚能对具有骨吸收激励作用的细胞因子如:IL-1、IL-6、TNF-α和IGF等产生作用,从而影响骨代谢。
现在临床上除了采用大剂量短期的冲击疗法、局部用药等方法外,并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肾上腺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手段。西药中维生素D、钙制剂和雌激素等有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但均不适合长期使用,且远期疗效亦不肯定。
传统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痿”、“骨痹”或“腰背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内有腔隙,藏骨髓。《素问*脉要精微论》称“骨者,髓之府”。《素问*应象大论》则更明确地说:“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即人体的骨骼依赖骨髓的营养,骨髓为肾精所化生,肾(包括肾精、肾阴、肾阳)和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密切相关,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充实健壮。一旦因各种病理因素(诸如药物、营养、运动等)以及年老肾衰致使肾气衰弱,精不生髓,骨失所养,而致骨质脆弱。《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即将骨骼的退变和肾气(精)衰退联系起来。
鉴于中医将肾与骨紧密相连,早在《内经》中就已提出以补肾为主治疗骨病,后世亦基本延用了这一观点。近年来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不外乎补肾益精、补肾益肝、补肾健脾、补肾活血益气等方法。既往已有不少研究显示中药(主要是补肾中药)可以不同程度地防治肾上腺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以旁分泌形式作用于HPA轴,使ACTH分泌明显增加,促进糖皮质激素释放,进而引起骨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骨质疏松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骨质疏松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1、处方:
续断5-20g 骨碎补5-20g 杜仲10-20g
川芎2-15g 熟地5-20g 独活2-15g
桑寄生5-20g 怀牛膝5-20g 枸杞子5-15g
云苓5-15g 威灵仙5-20g 甘草2-10g
伸筋草10-30g 透骨草10-30g 赤芍10-30g
海桐皮10-30g 川乌10-30g 草乌10-30g
当归5-20g 细辛2-10g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续断15g 骨碎补20g 杜仲15g
川芎10g 熟地15g 独活10g
桑寄生15g 怀牛膝15g 枸杞子12g
云苓10g 威灵仙15g 甘草6g
伸筋草25g 透骨草25g 赤芍25g
海桐皮20g 川乌20g 草乌20g
当归15g 细辛6g
2、制备方法:
(1)续断、骨碎补、杜仲、川芎、熟地、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枸杞子、云苓、威灵仙、甘草、伸筋草、透骨草、赤芍、海桐皮、川乌、草乌、当归、细辛水煎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得稠膏(d=1.15-1.20,60℃);
(2)将浓缩的稠膏干燥粉碎,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不同的剂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痤疮的姜黄消痤凝胶膜剂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颗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