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1432.6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潘纲;张木兰;田秉晖;杨波;李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质 改善 间隙 进行 植被 快速 修复 方法 | ||
1.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水华治理技术产生水质改善间隙,根据水质改善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种子或经过不同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及其产物,沉水植物在水质改善间隙能快速生长,最终达到恢复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质改善间隙的产生是利用改性当地土壤或黏土絮凝除藻降低水体氮磷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种子及其产物是经过一定培育方法获得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生植物的种子、根块、芽植体或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植物为苦草、狐尾藻、菹草、大茨藻,马来眼子菜、竹叶眼子菜、微齿眼子菜、伊乐藻、金鱼藻、黑藻和水毛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水质改善间隙进行沉水植被快速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被种子及其产物可以与改性当地土壤相混合直接投加,也可在改性当地土壤除藻后投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