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1437.9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鹏;卢勤博;辛胜利;李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W16/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波束 形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接收多路采样信号后,根据所述多路采样信号得到空间协方差矩阵 估计和所述多路采样信号的信噪比;
B、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得对角加载量,所述对角加载量L根据公式: 得到,其中,N为阵元数,SNR为平均信噪比,并根据所述 对角加载量对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进行对角加载;
C、将训练序列进行调制以得到期望信号,并将所述多路采样信号与所述 期望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以得到相关向量;
D、根据所述经过对角加载后的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和所述相关向量生成 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并根据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对所述多路采样信号进 行加权求和以输出一路自适应波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根据所述 信噪比自适应获取所述对角加载量;和/或
所述信噪比为所述多路采样信号的平均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对角加载 方法包括:将所述对角加载量与一单位对角阵相乘得到对角阵,并将所述空间 协方差矩阵估计与所述对角阵的矩阵和赋予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根据所述 经过对角加载后的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和所述相关向量按照最小均方误差准 则生成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 按照公式:计算,其中,为经过对角加载 后的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为相关向量。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包括自适应波束形成模块,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模块进 一步包括:
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多路采样信号后,根据所述多路 采样信号得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
采样信号的平均信噪比计算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多路采样信号后,根据所 述多路采样信号得到所述多路采样信号的信噪比;
对角加载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获得对角加载量,所述对角加载量 L根据公式:得到,其中,N为阵元数,SNR为平均信噪比, 并根据所述对角加载量对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进行对角加载;
训练序列调制子模块,用于将训练序列进行调制和符号旋转以得到期望信 号;
相关向量计算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路采样信号与所述期望信号进行相关 运算以得到相关向量;
自适应波束形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经过对角加载后的空间协方差矩阵 估计和所述相关向量生成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
加权求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对所述多路采样信号 进行加权求和以输出一路自适应波束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角加载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信噪比自适应获取所述对角加载量,和/或用于将所述对角加载量与 一单位对角阵相乘得到对角阵,并将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与所述对角阵的 矩阵和赋予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以实现对所述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的对 角加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子模 块用于根据所述经过对角加载后的空间协方差矩阵估计和所述相关向量按照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生成所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4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