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形短信的编辑显示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1493.2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苏元元;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仙湖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86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形 短信 编辑 显示 方法 及其 移动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手机短信的显示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图形短信的编辑显示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以中国为例,手机短信年(2007年)发送量以达到5921亿条。可见,与手机上其他数据业务相比,短信业务无疑是手机业务中最有活力的一员。由于短信业务具有便宜、方便、实用等诸多优点,因此广受手机用户的欢迎。
另外,QQ和MSN等即时通讯程序是每一个计算机用户的必备程序。大多数QQ和MSN用户会使用生动可爱的小图形传达信息,这些图形不仅代替了枯燥的文字,又能够使收信人意兴盎然。为了使手机短信息也能够实现图文并茂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短信显示方法,该方法在手机中设置图形数据库,并建立特定图形与特定文字之间的映射关系,当手机接收到一条短信息时,将短信息中的特定文字转换成特定图形显示,形成一条图形加文字的混合短信息。这种图形加文字的混合短信息虽然比单纯的文字短信显得生动,但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特定图形与特定文字之间的转换,也会造成这种混合短信息的乏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510115707.8公开了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上显示具有图形效果的短信息的方法,该发明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被合并于此,以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形短信的编辑显示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以使用户在手机上对图形短信的图形、文字以及图形加文字的显示进行编辑,实现个性化的图形加文字的短信显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图形短信的编辑显示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将一个关键字与多个图形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输入所述的关键字,显示出与该关键字有映射关系的多个图形;从显示的多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图形作为当前显示图形,并将所述关键字与所述当前显示图形的一一映射关系进行存储;对普通文字短信进行接收,并判断是否显示图文混合短信,如果是,则从接收的普通文字短信中提取关键字,将关键字转换为当前显示图形,生成由文字和当前显示图形所组成的图文混合短信,将生成的图文混合短信进行显示;如果否,则将接收的普通文字短信进行显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一种图形短信编辑显示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第一图形映射单元,用于将一个关键字与多个图形的映射关系进行存储;图形搜索单元,用于输入所述的关键字,显示出与该关键字有映射关系的多个图形;图形选择单元,用于从显示的多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图形作为当前显示图形;第二图形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关键字与所述当前显示图形的一一映射关系进行存储;短信接收单元,用于对普通文字短信进行接收;短信转换单元,用于启动或关闭图文混合短信功能;图文混合短信生成单元,用于从接收的普通文字短信中提取关键字,将关键字转换为当前显示图形,生成由文字和当前显示图形所组成的图文混合短信;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生成的图文混合短信或普通文字短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手机用户所可能使用的不同词语,提供各种文字图形数据库供用户选择,并利用关键字与多个图形的对应关系选择出用户个性化的一个图形,并由最终选定的图形代替短信中的关键字,显示出活泼多样的图文综合短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第一映射单元与年龄段数据库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用户移动终端下载图形数据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具有本发明装置的手机的结构框图;
图6、图7是具有本发明装置的手机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8a至图8d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关键字与图形映射关系图;
图9至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机界面示意图;
图12、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手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仙湖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仙湖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