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装置中的小孔部件与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1699.5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惠宾;温娟;陆珩;金奎娟;周岳亮;杨国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33/48;C12Q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检测 生物芯片 装置 中的 小孔 部件 方法 | ||
1.一种采用小孔部件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把要检测的生物样品或芯片放置在斜入射光反射差法用的装置样 品台上;
2)把至少一个小孔部件设置在斜入射光反射差法用的装置中的入射 光路上;启动斜入射光反射差法用的装置,旋转小孔部件来调节入射到样 品表面上所需要的光斑大小和形状;入射光从小孔透过,小孔绕垂直于光 束的中心线和光的入射平面旋转,用改变入射光束形状和大小的方法,来 调节入射到被检测生物芯片表面的探测光光斑形状和大小;
3)然后用斜入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样品或芯片,用计算机系统对 检测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小孔部件为2个以上,该2个以上小孔部件串联设置在光反射 差法用的装置中的入射光路中任何位置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小孔部件为2个以上,所述的小孔部件分别设置在入射光路的 不同位置处。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小孔部件为一块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平板上开一个小孔,该小 孔的大小根据检测需要的探测光光斑大小和形状设计,并安装在可旋转90 -360度的调节座上。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金属平板为合金铝板、钢板或铁板,并把制作了小孔的金属平 板煮黑。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反射差法检测生物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小孔做成圆形、方形、矩形或一条狭缝;该小孔的尺寸和探测 光光束的尺寸一致,或比光束的尺寸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6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