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消除剂、具有消除甲醛功能的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233.7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章;周文瑞;董金宝;张世锋;赵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2 | 分类号: | B01D53/72;C04B4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凡;孔祥彦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消除 具有 功能 石膏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灭有害化学物质的制剂、具有消除有害化学物质的板材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石膏板的消除甲醛的制剂、含有该制剂的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饰装修、购置新家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平常的事情。装饰装修和家具制造中往往大量使用各类人造板,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而这些人造板大都是使用甲醛系胶粘剂、主要是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的,存在着甲醛释放问题,常常成为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且,这些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会逐渐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还会长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释放量。另外,有些内墙涂料和其他涂料中含有甲醛,会在涂饰时放出,也会残留在涂层中缓慢放出。人造板以外的其他一些装饰材料,如墙布、地毯等在制造时也使用了脲醛树脂胶粘剂,也有可观的甲醛释放量;甲醛在纺织行业主要用作纤维制品的染色助剂以及用于制造树脂整理剂以提高制品的防皱、防缩效果,因此,服装、被褥等纺织品也会释放甲醛;香烟在燃烧时,也会产生甲醛。
总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的来源很多,尤其是目前我国城市、农村新装修的家居中甲醛污染非常严重,普遍高出国家标准数倍。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对眼、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免疫功能下降等,导致睡眠不安;甲醛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可能是鼻癌、咽喉癌、皮肤癌的诱因。因此,消除甲醛污染,净化室内空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人们消除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甲醛消除剂。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以及专利技术产品存在着价格高、效果差的问题,在一定时间内的甲醛消除量有限,而且效果的持久性差,通常有效期只有几天时间,另外还有二次污染的缺陷。例如,公开号为CN1404891A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的甲醛消除剂由于使用了酰肼类化合物,因此价格昂贵;公开号为CN1526470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一种甲醛消除剂,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甲醛消除率只有7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甲醛消除剂及具有甲醛消除功能的石膏板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制造的石膏板具有甲醛消除功能,同时不影响石膏板的其他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甲醛消除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分散介质500-650份、酸类化合物20-160份、多元胺类化合物化合物100-400份、盐类化合物10-80份、聚乙烯醇5-20份、乙酸乙酰乙酯0.1-5份。
其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选择为分散介质550-620份、酸类化合物80-120份、多元胺类化合物化合物200-300份、盐类化合物30-70份、聚乙烯醇10-15份、乙酸乙酰乙酯0.5-4份。
特别是,分散介质为水,优选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也可以是井水。
特别是,酸类化合物可以为无机酸或有机酸,选自磷酸、甲酸、乙酸和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多元胺类化合物选白尿素、三聚氰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盐类化合物选自氯化铵、磷酸铵、硫酸铵、乙酸铵、氯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聚乙烯醇的牌号选择为1799。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甲醛消除剂的制造方法,按照分散介质500-650份;酸类化合物20-160份、多元胺类化合物100-400份、盐类化合物10-80份、聚乙烯醇5-20份、乙酸乙酰乙酯0.1-5份准备原料,顺序进行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中的全部的酸类化合物、多元胺类化合物以及部分的分散介质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反应至pH=5.0-7.5;
2)加入聚乙烯醇,使其溶解;
3)降温至60℃以下,加入剩余的分散介质以及盐类化合物,进行保温反应;
4)降温至30℃以下,加入乙酸乙酰乙酯,搅拌均匀后出料。
其中,步骤1)中分散介质的用量为总量的40-60%,优选50%。
其中,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分散介质550-620份、酸类化合物80-120份、多元胺类化合物化合物200-300份、盐类化合物30-70份、聚乙烯醇10-15份、乙酸乙酰乙酯0.5-4份。
其中,步骤1)中的加热温度为70-105℃;步骤3)中的保温反应温度为3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