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2294.3 申请日: 2008-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1537133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陈宽;崔立献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25/16;A61K35/32;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07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震颤 性麻庳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震颤性麻庳的ICD-10编码为:G20.04。

震颤性麻庳,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临床以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为特征,其确切病因至今不明。西医大多采用左旋多巴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虽有疗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或因久服,药效渐减,且不能控制病情的自然发展。因此,治疗上难度较大。

震颤性麻庳归属中医“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本病属风象,与肝有关,此论一直为后世所宗。关于本病较明确的记载,在甘医籍中应推明代《证治准绳》,其“杂病”节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不能任持,风之象也。”清代的《张氏医通》卷六进一步指出本病主要是风、火、痰为患,并分别立方。《医宗己任编》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并提出以人参养荣汤等治疗本病虚证,从而使本病的理法方药日趋完善。

现代中医治疗震颤麻痹,最早觅于1955年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报道,但此后一直未引起重视。从70年代中期起,应用中医中药个案报道陆续出现。治疗以滋阴熄风、益气活血及养血疏筋等为主。自1979年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麻痹48例临床分析以来,关于本病的大样本观察垠道逐渐增多。80年代,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渐趋一致,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本虚与内风、瘀血、痰热之标实相兼为患,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重用活血化痰药对减轻震颤的重要性。

中医药治疗本证方法较多,疗效较肯定,具有一定优势,由此看出其潜力是很大的。虽然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且具有副作用少,病人较易接受等优点,但还无很大把握,其有效方药尚有待进一步发掘,治愈、显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发挥中西医药的协同作用,取长补短,应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震颤性麻庳的疗效标准,一般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判定。

治愈: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和参加部分工作。

显效: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基本生活或工作能力得以改善。

好转: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运动仍有一定困难或较常人缓慢者。

无效:治疗已满3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震颤性麻庳的中药制剂,由“全瓜蒌,胆南星,竹沥,钩藤,天麻,羚羊角粉,珍珠母,丹参,赤芍”等原料配伍组成。

上述原料的重量配比:全瓜蒌10-12克,胆南星6-8克,竹沥7-9克,钩藤10-12克,天麻7-9克,羚羊角粉0.3-0.5克,珍珠母28-30克,丹参10-12克,赤芍7-9克。

该药是通过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的汤剂。该药配伍科学,成本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全瓜蒌12克,胆南星6克,竹沥9克,钩藤10克,天麻7克,羚羊角粉0.5克,珍珠母30克,丹参10克,赤芍9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8例12例,缓解68例12例,无效3例7例。

实施例二:

全瓜蒌11克,胆南星7克,竹沥8克,钩藤11克,天麻8克,羚羊角粉0.3克,珍珠母28克,丹参11克,赤芍8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5例15例,缓解6例16例,无效4例6例。

实施例三:

全瓜蒌10克,胆南星8克,竹沥7克,钩藤12克,天麻9克,羚羊角粉0.4克,珍珠母29克,丹参12克,赤芍7克。这些原料在重量配比后用药物煎汤,去渣取药汁而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该药治疗震颤性麻庳150例,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分别症状消失49例11例,缓解66例14例,无效1例9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汉潮联创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