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胺后处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521.2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骞伟中;魏飞;王垚;金涌;汪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1/46 | 分类号: | C07C211/46;C07C209/36;C07C209/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苯胺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1).一个催化剂粉尘处理与降低苯胺中硝基苯含量的装置(2),该装置包括:
(a)一个气体入口(2a),该入口(2a)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b)一个设置在装置(2)下部的循环液体出口(2c);(2c)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c)一个设置在气体入口(2a)上方的阻止颗粒向上运动的多层斜向挡板区(3);多层斜向挡板区(3)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d)一个设置在多层斜向挡板区(3)上方的浮阀结构区(4);浮阀结构区(4)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e)一个设置在多层斜向挡板区(3)与浮阀结构区(4)之间的循环液体入口(2d);该入口(2d)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f)一个设置在浮阀结构区(4)上方的气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出口(2e);该入口(2e)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g)一个设置在浮阀结构区(4)上方的回流液入口(2f);该入口(2f)与装置(2)的筒壁相连;
(h)一个设置在装置(2)底部的含颗粒的液体的排出口(2b),该出口(2b)与装置(2)筒壁相连,并通过管道与沉降槽(5)相连;
(2)一个用于收集固体粉尘的沉降槽(5);
(3)一个或多个与液体管道相连的换热装置(6,7);
(4)一个用于完全转化硝基苯的固定床(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层斜向挡板区(3)的高度为装置(2)直径的0.5-5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浮阀结构区(4)的高度为装置(2)直径的0.5-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入气体入口(2a)的气体温度为190-240℃,绝对压力为0.135-0.3MPa,气体组成为氢气(50%-75%),水(16%-32%),苯胺(8%-16%),硝基苯及其他杂质(共0.05%-1%);固体颗粒在气体中的浓度为40-10000mg/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入装置(2)底部的过热气体由外循环的苯胺液进行冷却;预装入装置(2)底部的苯胺高度为装置(2)直径的0.5-2倍;外循环的换热器中苯胺与饱和水换热,产生0.3-0.5MPa蒸汽,可用于后续废水中苯胺回收塔的塔釜液体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床(8)的上部有较大的气液分离空间,催化剂为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铜、镍、钯或铂等)操作温度为80-150℃,操作压力为0.15-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5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 下一篇:沙煤复合燃料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