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西花蓟马的巢式PCR方法及特异引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2530.1 申请日: 2008-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1245391A 公开(公告)日: 2008-08-20
发明(设计)人: 吴青君;张治军;徐宝云;张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涛
地址: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鉴定 西花蓟马 pcr 方法 特异 引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特异鉴定西花蓟马的巢式PCR方法及特异引物。

技术背景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害虫,起源于北美洲西部山区,最早记载于1895年,曾是美国加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近年来侵入中国部分地区,被国内有关专家确定为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直接取食危害,造成蔬菜、花卉及水果等叶片、花器或果面上留下疤痕及斑点。此外,西花蓟马还能传播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且在若虫取食植物30分钟后即可获毒,然后主要由成虫传播。目前已知其寄主植物多达500余种,包括重要的菊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尤其是温室种植的花卉、茄果类植物受害最重,因此采取措施防止西花蓟马对植物的危害非常迫切。但由于其卵、若虫、成虫都有很强的隐蔽性,对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常规的防治措施难以奏效,所以在防治及检疫工作中,早期鉴定出西花蓟马并提早防治非常有现实意义。

目前为止,蓟马种类的鉴定主要以雌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主,但是西花蓟马的成虫体色具多态性---黑色、褐色和黄色,同时蓟马的若虫、蛹无法通过形态鉴定到种,目前也有对未成熟时期的卵、若虫或蛹进行分类的研究,但仍在研究阶段,尚无明确定论。然而在植物检疫过程当中,发现标本为若虫时,通常须继续饲养至成虫才能够鉴定。这样,不仅耗时,且虫体微小,常常在饲养过程中可能死亡或不明原因消失。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简单且准确的鉴定技术。以PCR技术为基础分子标记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别昆虫种类的研究非常多,可利用的标记技术也非常多,但由于分析样品的特殊性,对于选择哪种分子标记技术却很重要。在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若所研究的昆虫DNA资料未知的情况下,利用RAPD-PCR技术是最简便、最快速,且需要的DNA量少,可用于各种保存方式的标本,也可做特定害虫的快速鉴定(De Barro P J,Driver F.Use ofRAPD-PCR to distinguish the B biotype from other biotypes of Bemisia tabaci(Gennadius)(Hemiptera:Aleyrodidae).Austril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1997,36(2):149-152;Garner K J,Slavicek J M.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RAPD-PCR marker for distinguishing Asianand North American gypsy moths.Journal of Insect Molecuar and Biology,1996,5(2):81-91;Haymer D and McInnis D.Resolution of populations of the Mediterranean fruit fly,Ceratitiscapitata,at the DNA level using random primers for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enome 1994,37:244-248)。然而这种鉴定技术的开发需要收集完整的鉴定样品作为对照,否则无法建立完整的分子标记技术;为弥补样品不足的缺陷,直接由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目的基因,不失为一有用的方法。根据文献18S和28S rDNA在所有生物中具有功能上和进化上的同源性,其整体结构和核酸序列在物种间非常保守,再加上中间包含保守区和变异区,适合于不同层次上的分类分析(Hillis D M and Dixon M T.Ribosomal DNA:molecular evolution andphylogenetic inference.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91,66,411-453;CruickshankRH.Molecular markers for the phylogenetics of mites and ticks.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2002,7:3-14)。然而在实际的分类鉴定实验中,由于我们得到的标本量少至单头虫体,而蓟马体形微小,单头提取的DNA浓度很低,即使运用上述分子鉴定方法,也经常因为模板量太少而使鉴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有研究者以线粒体DNA为分析模板,设计出特异鉴定出西花蓟马的特异引物,但由于线粒体DNA在细胞中含量较低,在实际鉴定实验中需要3-4头虫体才能完成鉴定(周力兵,刘忠善,李春艳,丁元明:PCR法鉴定西花蓟马,植物检疫,2007,21(2):78-8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