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方法及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698.2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惠汝太;杨涛;陈敬洲;石毅;孙凯;张禅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10003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出 血性 脑卒中 感性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方法及试剂盒,更具体地说是通过测定人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PT1)多态性位点3379A/T预测受试者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性,该方法可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属于医学生物技术和基因诊断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是脑卒中的大国。2003年全球每年死亡5702万人,约1%的死亡率。由于心脑血管病死亡1673万,约占所有死亡的1/3;心脑血管疾病中,550万死于脑卒中,亦约占1/3;而其中420万在发展中国家,其中约一半(200万)是在中国。中国初发脑卒中的发病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115.61-219/100000/年;发达国家:130-410/100000/年)。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MONICA,1994~2003年)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心脑血管病占我国总死亡原因的40.7%,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残存脑中风患者700万,冠心病200万,每年新的与复发的脑中风300万,心脏病50万。60岁以上,每5个中有一个患冠心病或脑中风。每6个患者中有一个以“猝死”为“首发,唯一也是最终”的临床表现;每3个心梗中有一个无症状或不典型。心脑血管病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至少约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与西方人群脑卒中的病理类型构成有明显不同。西方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约占脑卒中的80%),出血性脑卒中少见;而中国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平分秋色。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脑部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同时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75%的卒中病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能够找到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早期预测标记,具有非常明显的意义。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基因遗传倾向和一系列环境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所导致的,正常血管内的维护修复能够对抗环境危险因素所造成的血管损伤。
目前进行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病因研究中,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作为基因组标志的关联分析方法是有效的。SNP是指染色体基因组水平上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人群中的频率需>1%,SNP是双等位基因标记。由于生存的选择压力导致SNP在单一基因和整个基因组中的分布呈不均匀性。SNP在基因非编码区的数量是编码区的4倍,总数可达3百万个。SNP以其密度高,平均每1kb就有1个;代表性强,位于基因内部的SNP可能直接影响蛋白质结构或表达水平;遗传稳定性好,同微卫星多态性比较而言;易于自动化分析,因SNP在人群中为双等位基因标记,可简单以“+/-或1/0”直接分型,成为很好的遗传标志。
作为本研究的候选基因,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PT1)是1996年发现的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是受体类酪氨酸激酶Tie-2的特异性配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管生成过程中有协同作用,促进血管重塑、成熟,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调节血管功能,同时还可维持成熟血管中内皮细胞的静息状态和血管的完整。ANGPT1/Tie2还有阻止内皮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损伤修复的功能。由于促血管生成素-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对于血管生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已知的几个位于ANGPT1基因上的SNP位点中,处于ANGPT1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的3379A/T由于处于microRNA204/211的结合区域而受到我们的关注。
Micro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21-25nt长的单链小分子RNA。它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组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ORF)。MicroRNA可以与编码基因的mRNA 3’-UTR相结合,形成不完全的碱基配对,抑制mRNA的表达或是促进mRNA的降解。MicroRNA广泛地参与了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包括干细胞分化、血细胞形成、心脏和骨骼肌发育、神经发生、胰岛素分泌、胆固醇代谢和免疫应答反应等。同时MicroRNA也涉及一系列的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目前普遍认为,大概有30%的人类基因受到MicroRNA的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