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像素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2743.4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37/02;G09F9/33;G09G3/3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像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像素灯。
背景技术
在现今信息发达,科技日新的时代,电子显示装置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如政府的政令倡导、企业形象及产品广告、舞台作秀实况、公共场所各类讯息指示等,都需通过形形色色的电子显示装置传递,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是经由计算机控制及网络联机,具有由点到面的传递功能,并且由平面静态的表现模式发展为动态影像的表现模式,使得电子显示屏更具变化及弹性,并兼得视觉上的效果,使其功能远超其他形式广告牌所能达到的效果。
现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大面积整块电子显示牌,由于其拆卸、运输、安装、维修的不便,大有被小块像素灯代替之势,因为小块像素灯可以根据需要组成各种面积、各类形状的显示屏。小块像素灯通过串连控制芯片来控制各发光二极管发光,可以达到显示各种视频,动画等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用来控制像素灯的驱动控制芯片一般需要四根控制信号线路,所以用软线连接时,一般有两个输入头,两个输出头,电源接头和信号接头各一个,由于接头数量较多,使得接头故障率较高,可靠性较低。采用四根信号线路进行级联,对PCB板的大小有很大限制,对于小的PCB板而言,容易靠成短路,掉线等问题。四根信号相互干扰,导致级联的长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只有一根控制信号传输线路、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维修的像素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像素灯,包括灯壳和灯体,灯体内设置有PCB板,PCB板上设有若干LED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正负极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上还设置有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该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通过一根信号控制线路输入控制信号,直接驱动控制所述PCB板上的LED发光二极管发光。
所述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为自带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的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
所述的灯壳后面还设置有两出线孔,所述的电源正负极线路和一根信号控制线路通过两出线孔与相邻的两LED像素灯连接。电源正负极线路和一根信号控制线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公座和一母座,该公座与相邻LED像素灯的母座连接,该母座与相邻LED像素灯的公座连接。
所述的PCB板为单层PCB板,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的和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发光分别设置在两块不同的单层PCB板上。设置有LED发光二极管的PCB板后表面两端焊接有排针和排母,该排针和排母与设置有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的PCB板前表面的排针和排母插接。
所述的PCB板为双层PCB板,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设置在PCB板的前表面,所述的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设置在该PCB板的后表面,该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穿过PCB板与LED发光二极管电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信号控制线路由四根变成一根,接头由两进两出改为一进一出,减少了接插件数量,提高可靠性,PCB可以设计到最小,整体的像素灯更加轻薄;由于采用单线传输,消除了信号间的串扰,增大了像素的传输距离,且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自带PWM,信号经过每级芯片会自编解码,多片芯片级联信号无衰减;PCB板采用双层板或通过排针和排母将两块单层PCB纵向连接,在保持灯体表面美观的同时,减少了横向占用空间。在像素灯线路的两端设置公座和母座,使得像素灯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可将若干个该像素灯通过公座和母座连接形成像素灯带或像素灯屏;像素灯可通过设置螺丝或直接焊接等方法安装在介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像素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两单层线路板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单线传输驱动控制芯片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若干LED像素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巨数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气烟雾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干湿法多涡流颗粒脱硫脱硝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