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2913.9 申请日: 2008-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154359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30
发明(设计)人: 魏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47/40;A61P25/04;A61P29/00;A61K35/5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1北京市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容易受到损伤,在其分支以上的走行部位由于各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有坐骨神经炎、椎间神经炎、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椎滑脱、脊椎裂、腰椎结核、马尾神经瘤、梨状肌损伤综合征、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妇科疾病如子宫附件炎、子宫肌瘤、妊娠后期也会引起坐骨神经痛。臀部注射不当可引起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

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原因不明,临床比较少见。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髋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属″痹症″范畴,与肝肾亏虚有关。如果病人血气虚弱,肝肾亏虚,加上劳累过度或有外感寒湿之邪导致寒湿闭阻经脉,血气瘀滞而形成坐骨神经痛。

中医将坐骨神经痛较为常见的发病原因分为四种类型:

1.散寒除湿型: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受寒史,身体下半部酸痛或不灵活,数日后出现沿坐骨神经部位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背。在持续钝痛的基础上,可有阵阵刀刺样疼痛,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2.活血化瘀型:

临床表现为下肢沿坐骨神经部位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阻,尤以夜间疼痛更甚,痛处拒按,或患肢麻木,舌紫黯,脉细涩。治疗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3.温阳益气型:

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经久不愈,肢体不温,怕冷,患肢喜温喜按,劳累后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舌淡苔白滑,脉沈弱无力。治疗宜温阳益气,通络止痛。

4.养血柔筋型:

临床表现为下肢沿坐骨神经部位绵绵作痛,时作时止,易抽筋,麻木不仁,伴随面色苍白,唇甲无光泽,甚则肌肉痿缩,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治疗宜养血通络,柔筋止痛。

中医采用散寒除湿,通痹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2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