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发动机意外停车下的自动归航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3140.6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伦;王英勋;张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1C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发动机 意外 停车 自动 归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无人机发动机停车下的自动归航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在发动机意外停车的情况,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一:归航航线确定;
根据已知的迫降场位置信息,在该迫降场期望的着陆方向上,选取两个点作为航点,这两个点的经度和纬度即为航点的经度和纬度,这两个航点所确定的航线即为归航航线;
步骤二:自动归航控制;
自动归航控制是通过对升降舵舵机、副翼舵机的控制实现的;升降舵舵机采用空速控制,副翼舵机采用侧偏距控制;
空速控制主要通过调整升降舵舵机进行控制,其基本控制过程为:
a)将无人机的空速测量装置(4)所测得的实际空速与最佳滑翔速度进行比较,得到误差e;
b)通过空速控制算法(1)计算出升降舵舵机的调整量;
c)根据计算出的调整量不断调整升降舵舵机,继而控制无人机动力学环节(3);
d)无人机的空速测量装置(4)将测量的实际空速反馈回去,与最佳滑翔速度再次进行比较,如此循环;
空速控制算法(1)实现的控制算法具体是:
侧偏距控制主要通过调整副翼舵机进行控制,其基本控制过程为:
a)将无人机的侧偏距测量装置(7)所测得的实际侧偏距与0进行比较,得到误差e’;
b)通过侧偏距控制算法(5)计算出副翼舵机的调整量;
c)根据计算出的调整量不断调整副翼舵机,继而控制无人机动力学环节(3);
d)无人机的侧偏距测量装置(7)将测量的侧偏距反馈回去,与0再次进行比较,如此循环;
侧偏距控制算法(5)实现的控制算法具体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1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