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3512.5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毕树生;蔡月日;高俊;徐一村;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11/00 | 分类号: | F16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摆动 驱动 柔性 机构 | ||
1、一种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臂(7)的两侧以中心线对称设有A渐变摆动臂(1)、B渐变摆动臂(2),A渐变摆动臂(1)、B渐变摆动臂(2)结构相同,驱动臂(7)与A渐变摆动臂(1)的接合处有A豆形铰(21),驱动臂(7)与B渐变摆动臂(2)的接合处有B豆形铰(22);柔性机构的底部中心为半圆弧孔(9);
所述A渐变摆动臂(1)从上至下为A渐变摆动体(101)、A固定臂(3)、A链接(5),A固定臂(3)设置在A渐变摆动体(101)底板面上,A固定臂(3)上设有A安装孔(301),A固定臂(3)与A渐变摆动体(101)底板面接合处有E中圆铰(15),A渐变摆动体(101)的渐变下端与A链接(5)的上端接合处有A中圆铰(11);
所述B渐变摆动臂(2)从上至下为B渐变摆动端(201)、B固定臂(4)、B链接(6),B固定臂(4)设置在B渐变摆动体(201)底板面上,B固定臂(4)上设有B安装孔(401),B固定臂(4)与B渐变摆动体(201)底板面接合处有F中圆铰(16),B渐变摆动体(201)的渐变下端与B链接(6)的上端接合处有B中圆铰(12);
所述驱动臂(7)从上至下为通孔(701),C链接(8),通孔(701)的外缘与C链接(8)上端的接合处有C中圆铰(13),C链接(8)下端与A豆形铰(21)、B豆形铰(22)接合处有D中圆铰(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A固定臂(3)设在位于A渐变摆动体(101)总长度的2/3处;B固定臂(4)设在位于B渐变摆动体(201)总长度的2/3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A渐变摆动臂(1)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B渐变摆动臂(2)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渐变摆动臂(2)的B渐变摆动体(201)的臂长Lb与B渐变摆动体(201)的根部宽度Lg满足:12Lg≤Lb≤18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渐变摆动臂(2)的B渐变摆动体(201)的根部宽度Lg与B渐变摆动体(201)的启始端宽度Ld满足:1/3Lg<Ld<2/3L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豆形铰(22)截面最窄处宽度H与B渐变摆动体(201)的根部宽度Lg满足:1/2Lg≤H≤L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链接(6)的宽度Ls、C链接(8)的宽度Lq与B渐变摆动体(201)的根部宽度Lg满足:1/2Lg≤Lq≤Lg≤Ll≤3/2L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中圆铰(12)最窄处宽度DB与B渐变摆动体(201)的根部宽度Lg满足:DB=1/2L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豆形铰(22)最窄处宽度H与D中圆铰(14)最窄处宽度DD满足:DD≥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摆动驱动柔性机构,其特征在于:B链接(6)与C链接(8)的中心线的夹角γ=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调制解调功能的馈电器
- 下一篇:通过锻模锻造的连杆整体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