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痫病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3718.8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寿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08;A61K33/00;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痫病的中药制剂,是一种治疗痫病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痫病由痰、火、瘀,以及先天因素等,致气血逆乱,清窍蒙蔽而发病,以猝然昏仆,强直抽搐,移时自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主要指癫痫,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癫痫。本病之形成,多由七情失调、饮食不节、禀赋异常、脑部外伤或他病之后,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痰聚气逆,风痰闭阻则痫发;痰降气顺则暂归休止。辩证一般初起多实,久发正气不足者多虚,但常虚中有实。治疗须分标本虚实。一般初起或频繁发作期,邪实为主者,应从标治,以豁痰顺气,息风开窍为主,而重在祛痰。偏痰火者,宜清热化痰;体实痰涎壅盛者,可吐下逐痰;外伤等原因而伴血瘀者,可配合化痰行瘀。久发致虚,正气不足,心肾两亏,治宜补益心肾,健脾化痰,标本兼顾。同时,本病亦当重视调摄精神、饮食、避免劳逸无度。中医在临床上分痰火扰神证、血虚风动证、风痰闭窍证、瘀阻脑络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等症型辨证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痫病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海浮石 1.5~6份 青礞石 1.5~6份 黄芩 0.1~2份
炒栀子 1.0~4份 生地黄 1.0~4份 柴胡 0.1~2份
泽泻 1.0~4份 当归 1.0~4份 黄连 0.1~2份
龙胆草 0.1~2份 车前子 0.1~2份 竹茹 0.1~2份。
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海浮石 2.5~3.5份 青礞石 2.5~3.5份 黄芩 0.5~1.5份
炒栀子 1.5~2.5份 生地黄 1.5~2.5份 柴胡 0.5~1.5份
泽泻 1.5~2.5份 当归 1.5~2.5份 黄连 0.5~1.5份
龙胆草 0.5~1.5份 车前子 0.5~1.5份 竹茹 0.5~1.5份。
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
海浮石 3份 青礞石 3份 黄芩 1份
炒栀子 2份 生地黄 2份 柴胡 1份
泽泻 2份 当归 2份 黄连 1份
龙胆草 1份 车前子 1份 竹茹 1份。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海浮石 药性 咸,寒。归肺、肾经。具有清肺化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的功效。可治疗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疠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763页)。
青礞石 性味 甘、咸,平。归肺、心、肝经。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的功效。可治疗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癫痫发狂,烦躁胸闷,惊风抽搐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第159页 化学工业出版社)。
炒栀子 药性 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242页)。
生地黄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14页)。
泽泻 药性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067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寿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寿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通道托盘
- 下一篇:电插接装置和鉴定蓄电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