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无线接入系统RTP代理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4160.5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2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涵;许瑞锋;石昱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88/1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无线 接入 系统 rtp 代理 技术 | ||
1.一种无线接入系统RTP代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空中接口,用户数据包的发送方直接将用户数据包作为空口帧的负载传输,接收方接收处理;
b.在基站与网关之间的IP backhaul采用私有协议,该私有协议包括实现单用户数据封装的SRTP协议以及多路数据复用两层内容,规定上行和下行链路的发送方都将单个用户的数据封装,再将一个基站下多个用户的数据按照一定格式复用后再传输;
c.在接入网与核心网之间的标准SIP/RTP接口,网关负责完成媒体协商;每一路媒体传输开始前,网关需要与软交换机协商本次会话的RTP上下文,包括CODEC、RTP打包时长、抽样率;
d.媒体协商完成后,网关负责实现接入网私有协议的媒体数据包与标准RTP包的转换:上行链路,网关首先分解出复用的多路用户数据,再进行SRTP协议和RTP协议的转换;下行链路,网关先将每个接收的RTP包转换为SRTP包,再进行多路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空口帧还会为用户数据包添加序号,以保证其正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或基站接收到用户数据后根据序号进行缓冲和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实现单用户数据封装的SRTP协议的头域包括会话标识符、包序号和时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RTP协议的包序号和时戳都是一个字节,而RTP协议的包序号和时戳分别为2字节和4字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SRTP包序号和RTP包序号的转换方法如下:
(1)SRTP包序号转换为RTP包序号:
首先计算SRTP包序号减去前一个SRTP包序号的差值;如果该差值小于-128,则对前一个RTP包序号、该差值和256三个数值求和,将所得总和除以65536,所得余数即为RTP包序号;如果该差值大于-128并且小于128,则对前一个RTP包序号和该差值求和,将所得总和除以65536,所得余数即为RTP包序号;如果该差值大于128,则前一个RTP包序号加上该差值再减去256,所得结果即为RTP包序号;
(2)RTP包序号转换为SRTP包序号:
直接将RTP包序号除以256,所得余数即为SRTP包序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SRTP时戳和RTP时戳的转换方法如下:
(1)SRTP时戳按照如下步骤转换为RTP时戳:
a、将SRTP时戳转换为4字节:首先计算SRTP时戳减去前一个SRTP时戳的差值;如果该差值小于-128,则对前一个SRTP时戳转换值、该差值和256三个数值求和,将所得总和除以2的32次方,所得余数即为SRTP时戳转换值;如果该差值大于-128并且小于128,则对前一个SRTP时戳转换值和该差值求和,将所得总和除以2的32次方,所得余数即为SRTP时戳转换值;如果该差值大于128,则前一个SRTP时戳转换值加上该差值再减去256,所得结果即为SRTP时戳转换值;
b、计算SRTP时戳周期除以RTP时戳周期的比值;
c、计算RTP时戳:将SRTP时戳转换值乘以时戳周期比值,所得乘积加上RTP初始时戳,再将所得总和除以2的32次方,所得余数即为RTP时戳;
(2)RTP时戳转换为SRTP时戳:
将RTP时戳减去RTP初始时戳的结果除以80,所得商数加上SRTP初始时戳,再将所得总和除以256,所得余数即为SRTP时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1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罩追踪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