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米气泡的发生装置及其专用旋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4836.0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邢新会;吕奉祥;初里冰;冯权;于安峰;周军;甘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气泡 发生 装置 及其 专用 旋流器 | ||
1.一种旋流器,包括一个中空的通腔体,该通腔体由圆柱型空腔体和位于其上的圆台型空腔体组成;所述圆柱型空腔体与圆台型空腔体仅通过侧壁相连,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底面内直径等于所述圆台型空腔体的下底面内直径;
所述圆台型空腔体的高度、圆台型空腔体的上底面内直径、圆台型空腔体的下底面内直径和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高度的比例关系为1∶(0.2-0.4)∶(0.8-1.1)∶(0.28-2.2);
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侧面设有通孔至少一对,每对通孔的中心连线都与所述通腔体的轴线垂直相交,每对通孔均完全相同;所有通孔对的截面积之和为圆柱型空腔体底面积的1/8-1/18;
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下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台型空腔体的上底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圆心连线在所述通腔体的轴线上;第一通孔的截面积为所述圆柱型空腔体底面积的1/3600-1/64;第二通孔的截面积S0与所有通孔对和第一通孔的截面积之和S1满足S0/S1=0.77-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型空腔体的高度为70mm-150mm,上底面的内直径为14mm-60mm,下底面的内直径为56mm-165mm;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高度为20mm-3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对为圆形,所述通孔对上均连接有管道,管道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高垂直,管道的内直径等于通孔的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上还连接有管道,管道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型空腔体的底面垂直,管道的内直径等于第一通孔的内直径。
5.一种微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旋流器和水泵(3),所述水泵(3)与所述旋流器的通孔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通入所述通孔对的液体流量的液体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测量通入所述第一通孔的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装置产生微米气泡的方法,是通过所述装置的水泵(3)由通孔对向所述圆台状空腔体中泵入液体,由所述装置的第一通孔通入气体,形成微米气泡;所述液体的流量为每分钟45-65倍通腔体容积,所述气体的流量为每分钟3-26倍通腔体容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水;所述微米气泡的直径为50微米以下。
10.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旋流器、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装置或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所述方法在水处理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8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