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身份信息整合管理架构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4985.7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2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泾沙;张雅楠;刘秀;彭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身份 信息 整合 管理 架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身份信息整合管理架构及其方法,可以用于互联网用户统一管理不同网站上的个人身份信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使用者会在不同的网站上注册,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同时输入一些如QQ、MSN、通信方式等的个人信息。在现有的网络应用中,用户每到一个新的网站注册,就会重复输入个人信息。当这些信息更改时,用户必须分别登录到各个网站上逐一更改。随着用户网络身份的增加,用户管理、更新这些身份信息的复杂度和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合理的“用户身份管理”办法亟待提出。
直到不久前,“用户身份管理”仍然是一个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对复杂多样的、分布在多处的用户身份进行集中和自动管理的技术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围绕用户的身份、通过集中式身份存储和管理来支持一系列的与用户身份有关的服务,包括:用户身份生成、单点登录、一次性身份删除、委托管理、用户管理等等。它的价值体现在提高效率和降低安全风险两方面:缩短生成用户身份所需时间以提高用户工作效率、降低用户不良行为导致的安全风险;减轻管理员负担、降低管理员疏忽或延迟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网中用户身份信息整合管理方法。使用该方法用户可以将一个网站中的个人注册信息如通信地址等自动复制至其它网站,而不需登录至其它网站中逐一更改;用户在新的网站注册时也可以通过该方法将其它网站的注册信息复制至本网站,而不需手动输入。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中增加了第三方服务器Identity InformationManagement Sever(IIMS)。它是辅助用户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身份信息管理的第三方,存储用户的注册网站和信息修改“通知”、用户名(ID)绑定信息和网站分类。所谓“通知”是记录用户修改的网站、属性、时间等的一个文件,当有关网站需要更新身份信息时,读取此通知,帮助相关网站去对应的位置读取最新的身份信息,最新的身份信息并不保存在第三方服务器IIMS上。另一方面,当用户新注册网站时,第三方服务器IIMS负责联系同类网站,复制信息。身份信息整合管理系统需要参与的网站互相信任,建立同盟关系。
第三方服务器IIMS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系统全部功能都需要第三方服务器IIMS来协助完成,它需要与其他所有属于同盟的网站通信来发送、接收“通知”,通信的前提条件是第三方服务器IIMS是公认的第三方。
除第三方服务器IIMS外,本发明还包括用户和网站两部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信息整合管理架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三方服务器、用户以及至少两个网站,这两个网站拥有用户身份信息,
用户:通过在第三方服务器IIMS注册来实现对自己在网络中分散的信息的管理,包括提出更新信息要求、复制信息的要求;
网站:真正存储用户信息的网站,并安装了第三方服务器IIMS提供的软件包来响应用户提出的信息管理的需求,实现网站之间的用户信息传送和用户信息的更新;
第三方服务器IIMS:它是辅助用户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身份信息管理的第三方,存储用户的注册网站和信息修改通知、用户名ID绑定信息和网站分类;另一方面,当用户新注册网站时,第三方服务器IIMS负责联系同类网站,复制信息;
该架构分为四层,架构如图1所示:
A:用户-IIMS层,提供给用户注册功能,帮助用户绑定在其他网站上的用户名;
B:用户-网站层,提供用户整合管理自己信息的界面,用户通过网站提供的服务来选择如何管理自己的信息;
C:网站-IIMS层,是网站与IIMS层的通信层,通过该层功能网站向第三方服务器IIMS发送更新通知;
D:网站-网站层,负责网站与网站之间的通信,传输用户身份信息;它们之间的通信通过第三方服务器IIMS辅助完成。
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整合管理架构的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在第三方服务器IIMS注册
用户首先需要在第三方服务器IIMS上注册,拥有自己的用户名IDIM,为实现信息整合提供一个基础;网站的用户名IDBN与用户在第三方服务器IIMS上的用户名IDIM进行绑定;
2)绑定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4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连续传输数据的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陶瓷金卤灯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