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060.4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0;A61P31/04;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7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性肺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整个或多个大叶的肺的纤维素性炎。病变常侵犯肺的一叶或一叶的大部分,病变严重时可累及2-3个肺叶,一般以右下肺最为常见。青壮年患者多见,好发于冬春两季。大约经5~10天,体温下降,症状消退。95%以上的大叶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尤以III型者毒力最强。此外,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受寒、疲劳、醉酒、感冒、麻醉、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均可为肺炎的诱因。此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细菌感染。细菌侵入肺泡后在其中繁殖,特别是形成的浆液性渗出物又有利于细菌繁殖,并使细菌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迅速向邻近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整个大叶,在大叶之间的蔓延则系带菌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有:
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紫绀。
2.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重症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亦可发生周围回圈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扇动。
5.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或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大叶性肺炎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多数预后良好,经合理治疗2周左右多可康复。但年老体弱、原有慢性疾病、病情严重并发休克者预后较差。因此须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度疲劳等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和口咽部疾病等,可预防肺炎的发生。
中医认为大叶性肺炎属“风温”“肺胀”范畴。本病多因人体寒热失调,受凉淋雨,或起居无常,过度疲劳时,正气受损,卫外不固,风温之邪乘虚犯肺而发病。《温病经纬》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初起风温外袭,邪犯肺卫,卫气郁阻,肺气不宜,故见恶寒发热,咳嗽,头痛身楚等肺卫表征,继而热入气分,热毒壅肺,肺失宣降,故见高热、咳喘、汗出、口渴;热灼肺津,炼液为痰,故喀黄痰;热伤肺络,则喀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痰热交阻,气血阻滞,则胸痛。若正不胜邪,热毒炽盛,为传营血,扰乱心神,轻则烦躁不安,心悸失眠;重则神昏谵语;热极生风,则抽搐。邪热太盛,正气不支,可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阴竭阳脱之危象。若正胜邪却,痰热消退,则可出现神疲乏力,手足心热,脉细数等气阴两伤之候。
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的方药治疗此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的:
鸭跖草5-10份 黄芩20-30份 金银花15-25份
前胡10-20份 败酱草10-15份 连翘15-25份
平地木10-20份 桑叶5-15份 鱼腥草10-15份
知母5-15份 蒲公英10-20份 麦冬10-15份
蝉衣10-15份 虎杖5-10份 杏仁20-30份
生石膏10-20份
有效成分优选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鸭跖草8份 黄芩26份 金银花21份
前胡16份 败酱草13份 连翘21份
平地木16份 桑叶11份 鱼腥草13份
知母11份 蒲公英16份 麦冬13份
蝉衣12份 虎杖8份 杏仁26份
生石膏1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生石膏碎成极细粉备用;
(2)连翘、桑叶、知母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60℃)的清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