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终还原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096.2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全强;祁四清;于洪波;王彤;吴志宏;段国建;殷宝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1/00 | 分类号: | C21B11/00;C2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17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炼铁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炉,特别涉及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终还原炉。
背景技术
为了改变高炉炼铁依赖于焦炭资源的状况,炼铁工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不同形式的非高炉炼铁法。
现有的非高炉炼铁工艺的终还原炉拱顶采用椭球型结构,椭球型结构的拱顶内部由于水冷冷却壁设置困难,只能砌筑耐火材料。终还原炉内在1100℃的高温煤气冲刷和高温辐射以及各种渣铁化学反应的侵蚀下,易造成拱顶耐材的侵蚀以至脱落。容易使炉壳温度上升发生变形甚至发生炉壳开裂,缩短终还原炉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终还原炉,它能够使减少拱顶内衬脱落的隐患或者大大地减少了更换内衬的次数和面积,延长终还原炉的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终还原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为拱顶,所述拱顶为锥球结合形式,拱顶的顶部为一段球缺,其下部连接一段截断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内侧设置有一段镶砖冷却壁。
所述镶砖冷却壁为铁素体球墨铸铁冷镶氮化硅结合炭化硅砖。
所述球缺的内侧设置有耐火材料。
本发明终还原炉的拱顶采用锥球结合形式,缩小了球形结构的面积。由于缩小拱顶球形面积,拱顶砌筑耐火材料内衬的面积也相应地减少,使得耐材不易脱落或者大大地减少了更换内衬的次数和面积。延长终还原炉的寿命。圆锥体的内侧设置有一段镶砖冷却壁,材质为铁素体球墨铸铁(QT400-18),冷镶氮化硅结合炭化硅砖,这样有效地增加冷却面积,有效地带走炉内的热量,保护炉壳。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采用锥球结合形式,缩小了球形结构的面积,使得耐材不易脱落或者大大地减少了更换内衬的次数和面积,延长了终还原炉的寿命。通过镶砖冷却壁,有效地增加冷却面积,有效地带走炉内的热量,保护炉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非高炉炼铁用终还原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顶部为拱顶,所述拱顶为锥球结合形式,拱顶的顶部为一段圆弧球体2,圆弧球体下部连接一段截断的圆锥体3,圆锥体的内侧设置有一段镶砖冷却壁4。
所述镶砖冷却壁为铁素体球墨铸铁冷镶氮化硅结合炭化硅砖。
所述圆弧球体的内侧设置有耐火材料内衬5。
本发明终还原炉的拱顶采用锥球结合形式,缩小了球形结构的面积。由于缩小拱顶球形面积,拱顶砌筑耐火材料内衬的面积也相应地减少,使得耐材不易脱落或者大大地减少了更换内衬的次数和面积。延长终还原炉的寿命。圆锥体的内侧设置有一段镶砖冷却壁,材质为铁素体球墨铸铁(QT400-18),冷镶氮化硅结合炭化硅砖,这样有效地增加冷却面积,有效地带走炉内的热量,保护炉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