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帧内模式决策的混合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125.5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红;李志宏;张雄;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印康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万柏***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式 决策 混合 分布式 视频 编码 方法 | ||
1.基于帧内模式决策的混合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I.低复杂度编码,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读取设定值l、T1、T2、T3:其中l是一个图像组即GOP所包含的所有图像帧的个数,T1和T2是时间相关性判断准则的门限值、T3是空间相关性判断准则的门限值,然后读取GOP+1个图像值;
(2).对关键帧的H.264/AVC帧内编码,生成H.264帧内码流,然后发送到解码端;
(3).对关键帧的H.264/AVC帧内解码;
(4).生成当前Wyner-Ziv帧的参考帧Wre,具体方法是利用公式
Wre=αK′j+βK′j+1 (1)
其中,K′i和K′i+1分别为当前Wyner-Ziv相邻的前一个和下一个已解码的关键帧;α=1-r/l,β=1-α,其中r为当前编码帧与前一个关键帧K′i之间的距离,即帧数,l表示这个图片组GOP中所有帧的个数;
(5).生成残差帧:残差帧是指当前要编码的Wyner-Ziv帧W与其参考帧的差值,即残差帧D=W-Wre;
(6).对残差帧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对D=W-Wre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即DWT,输出小波图像Cd;
(7).对小波图像产生小波块;
(8).对每个小波块进行帧内模式决策编码的判断:每个小波块,利用公式(2)(3)计算其时间相关性参数ELL、空间相关性参数ρ2,在条件1:ELL≥T1或条件2:T2≤ELL<T1且ρ2≤T3满足时,其编码模式参数设定为1,其余情况下编码模式参数设定为0;
其中,时间相关性参数计算根据当前小波块的低频能量ELL:
CiLL是小波块最低频小波带LL(3)的第i个小波系数,NLL是LL(3)中所有系数的总数;
空间相关性参数计算是基于当前小波块高频率系数的方差,如式(3):
其中Ci表示第i个高频系数,N是所有高频系数的总数;
(9).模式码流的熵编码:对所有小波块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扫描其编码模式,形成模式码流,对模式码流进行熵编码,发送到解码端;
(10).对小波块进行编码:对每个小波块,如果编码模式为1,使用传统的帧内SPIHT编码,形成帧内intra-SPIHT码流;如果模式为0则用帧间模式的SW-SPIHT进行编码,形成帧间SW-SPIHT码流;最后将intra-SPIHT码流和SW-SPIHT码流发送到解码端;
II.高复杂度解码,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用H.264帧内解码方式解码关键帧;
(2).产生边信息帧Y:由解码的关键帧通过双向运动补偿内插法来产生内插Wyner-Ziv帧的边信息帧Y,具体利用以下公式:
Y(x,y)=α×K′j(x+β×dxf,y+β×dyf)
+β×K′j+1(x-α×dxf,y+α×dyf)
+α×K′j(x-β×dxb,y-β×dyb) (4)
+β×K′j+1(x+α×dxb,y+α×dyb)
其中(x,y)为内插帧像素的坐标;[dxb,dyb]和[dxf,dyf]为解码的关键帧之间的后向和前向的运动矢量,其可通过半像素运动估计法得到;α和β与公式(1)中相同;
(3).生成参考帧:与编码端相同,利用公式(1)来产生参考帧Wre;
(4).生成残差帧:残差帧是指边信息帧Y和参考帧Wre的差值帧,即Dy=Y-Wre;
(5).对残差帧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对残差帧Dy=Y-Wre进行DWT变换,其结果系数Cdy也形成小波块;
(6).模式码流的熵解码:无失真地恢复模式码流
(7).帧间SW-SPIHT解码:根据解码的模式码流,如果当前小波块的模式值为0,则在Cdy中取相同位置的小波块作为边信息,进行帧间SW-SPIHT解码;
(8).帧内intra-SPIHT解码和小波域运动估计:如果当前小波块的模式值为1,则进行帧内intra-SPIHT解码,具体执行下列步骤:首先是intra-SPIHT解码以获得恢复的小波块系数Ci′H,接下来应用LBS进行小波域的运动估计,即由Ci′H来获得更精确的边信息CdyLBS,具体的LBS运动估计为:
其中CiLBS是第i个参考小波块的系数,参考小波块由LBS产生的所有帧的所有参考小波块组成,其参考范围为dx=[-8,+8],dy=[-8,+8];
(9).小波系数的精细重构:经过帧间SW-SPIHT或帧内intra-SPIHT解码的过程,得到恢复的SPIHT信息,利用公式(6)通过恢复的SPIHT信息来精细Cdy;
其中C′d为最终的小波系数;vmax和vmin分别为根据恢复的SPIHT位平面信息推断的C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当Cd的所有位平面都能被恢复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Cd位平面的总数,而当前恢复的位平面数用n来表示,其中m>n;
(10).逆离散小波变换IDWT:对C′d进行IDWT从而恢复差值D′;
(11).恢复原始像素:参考帧Wre和差值D′的和作为恢复的最后像素值,即W′=D′+Wr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1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