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的双层容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357.0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上行逶式信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双层 容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的双层容器装置领域,提出了垃圾的双层容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在垃圾接收装置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
由于垃圾接收装置本身是个环保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环境保护,但是在现在的垃圾接收装置使用时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现在的垃圾接收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不仅起不到环保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是反作用。
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实际上起了破坏环境的作用,现在的小区中都安置有很多垃圾接收装置,但是我们会发现寻找垃圾接收装置是很容易的,而这种容易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词汇,因为我们如果通过味道就可以知道垃圾接收装置在哪里。
因为垃圾接收装置经常散发着恶臭,所以我们才能通过恶臭来找到垃圾接收装置。
而这就是说明垃圾接收装置在现有应用过程当中实际上是一个破坏环境的根源。
因为在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中,可以很容易的将垃圾物品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垃圾接收装置可以向空气中大量的散播有坏气体和不良味道。
例如在夏天垃圾接收装置所在的地区都是苍蝇最密集的地区,因为垃圾接收装置很脏,所以才可能会吸引很多苍蝇,这都是因为垃圾接收装置不够卫生导致的。
因为垃圾接收装置的表面严重的污染,所以才会使苍蝇包围在垃圾接收装置附近。
因此现有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垃圾接收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设置的工具,但是实际应用当中却达到了相反的效果,使垃圾接收装置成为一个真正的污染源。
为了解决垃圾接收装置的污染问题,本发明将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和发明,使垃圾接收装置能够彻底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污染的垃圾接收装置,使垃圾接收装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垃圾接收装置在现有应用过程当中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由于技术的缺陷导致在实际使用中成为垃圾的污染源,其主要原因是垃圾接收装置在接收垃圾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将垃圾进行土封闭,而仅仅是作为一种垃圾的集中装置,这才是现有技术的最重要的缺陷。
而作为垃圾接收装置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垃圾的集中装置,如果作为垃圾的集中装置来使用垃圾接收装置当然就可能造成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垃圾过于集中使得现有垃圾接收装置实际上成为一个污染集中装置,使它造成了大面积的集中污染。
而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是想通过垃圾接收装置在集中接收垃圾的同时也进行垃圾的集中封闭。
通过垃圾的集中封闭使垃圾不会污染周围的环境。
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的主要存在缺陷是没有很好的封闭装置来进行对垃圾的封闭处理,造成了垃圾接收装置在接收垃圾的过程当中没有对垃圾进行很好的封闭。
而如果解决了垃圾在接收过程当中的封闭问题就可以使垃圾不会污染周围,也不会污染现有的环境。
在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由于设计比较简单,使垃圾接收装置在接收垃圾的过程当中将垃圾接收装置的外表面处在很容易被污染的状态下。
由于现有垃圾接收装置所存在的缺陷,使人们在使用现有的垃圾接收装置时有可能会容易的使垃圾接收装置的周围污染垃圾。
当垃圾接收装置的周围被污染垃圾之后就会使垃圾接收装置的外表面都会有垃圾污染物。
由于垃圾接收装置的外表面已经很容易布满污染物就会使垃圾接收装置真正成为一个垃圾的污染源。
以上的原因才是垃圾接收装置的味道产生的核心原因,而且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才使得垃圾污染物在垃圾接收装置表面散布,使得苍蝇很容易通过垃圾接收装置外表面所暴露的垃圾来围绕垃圾接收装置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将垃圾接收装置进行封闭处理,使垃圾接收装置能够更好的对垃圾物进行封闭,使垃圾物不容易暴露于垃圾接收装置的外表面。
在垃圾接收装置中包括一个垃圾内部的储存装置,用来在垃圾接收装置的内层进行垃圾的接收储存。
在垃圾接收装置中包括一个垃圾接收装置的外层装置,在外层装置的内侧还包括一个垃圾接收容器,垃圾接收装置的外层装置和垃圾接收容器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装置,垃圾接收装置的内收容器装置和垃圾接收装置构成一个整体的垃圾接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上行逶式信息公司,未经北京上行逶式信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