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及其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5391.8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温弟如;庞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方人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4 | 分类号: | A01N57/14;A01N37/1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洪进 |
地址: | 450064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稻瘟净 苯甲酸 乳油 及其 防治 水稻 稻瘟病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含异稻瘟净的复配杀菌剂,具体涉及含异稻瘟净和苯甲酸的复配杀菌剂。
背景技术
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病原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z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m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主要为害叶片、茎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水稻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是阻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措施。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有三环唑、稻瘟灵、异稻瘟净、多菌灵等。其中,异稻瘟净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O,O-二异丙基-S-基硫代磷酸酯。分子式:C13H21O3PS。为内吸杀菌剂,主要干扰细胞膜透性,使几丁质合成受阻,从而使菌体不能正常发育。其残效期较长。中等毒性,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90毫克/公斤,雌性小鼠急性涂皮LD50为5000毫克/公斤。对于稻叶瘟的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40%乳油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常规喷雾。如病情继续发展,可在1周后再喷1次。
苯甲酸为保护性抑菌剂,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中防腐和治疗真菌性疾病。它的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吸收使微生物死亡。苯甲酸属于低毒物质,苯甲酸(钠)对大鼠经口的LD50为2.9~4.44g/kg。但纯苯甲酸原药对水稻稻瘟病的抑制作用较低。
研究表明,改变原药的浓度以及不同抑菌剂的配比,对抑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为满足高效、低毒、无污染的要求,需要改进现有杀菌剂的浓度和配比,研制出高效、低毒、低造价的新型杀菌剂。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其含有如下成份:异稻瘟净1.0~40.0重量%,优选为10.0~20.0%;苯甲酸1.0~65.0重量%,优选为30.0~40.0%;表面活性剂10~20重量%,优选为OP类表面活性剂0~20.0重量%和/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15.0重量%;助溶剂0-30.0重量%;溶剂至100重量%。其中OP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OP-10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助溶剂可以为二甲基甲酰胺,含量0-30重量%;该溶剂为苯类溶剂,优选为二甲苯。
本发明的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其中,异稻瘟净与苯甲酸的重量比例为1∶1~1∶5;优选为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其含有如下成分:异稻瘟净10.0重量%;苯甲酸30.0重量%;二甲基甲酰胺20.0重量%;OP-10表面活性剂10.0重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0重量%;二甲苯20.0重量%。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以150~200毫升/亩的用药量对水稻整株进行均匀喷雾,间隔7~10天,喷雾2次以上,施药时及施药后田间保持水层5~7厘米,喷药后保水5天。
本发明的优点是:(1)异稻瘟净属于有机磷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主要干扰细胞膜透性,阻止某些亲脂几丁质前体通过细胞质膜,使几丁质的合成受阻碍。细胞壁不能生长,抑制细菌的正常发育。(2)苯甲酸为保护性抑菌剂,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它的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吸收使微生物死亡。苯甲酸属于低毒物质,苯甲酸(钠)对大鼠经口的LD50为2.9~4.44g/kg。但纯苯甲酸原药对水稻稻瘟病的抑制作用较低。(3)异稻瘟净和苯甲酸以1∶1~1∶5比例混配之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也证明,该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可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生产上防治叶瘟在叶瘟发生初期或前期,防治水稻穗颈瘟病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40%异稻瘟净·苯甲酸乳油150-200毫升/亩(有效成分900-1200毫升/公顷)防治。间隔7-10天,喷药2-3次以上。采用喷雾方法对水稻整株均匀喷雾。施药时及药后田间保持水层5-7厘米,喷药后保持5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方人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东方人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5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管多用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由激光驱动的微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