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逆变弧焊电源主功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141.6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飞;卢振洋;闫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逆变弧焊 电源 功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逆变弧焊电源主功率系统,属于焊接设备及自动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弧焊逆变电源采用全桥式IGBT逆变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开关管IGBTQ1、Q4和Q2、Q3轮换导通,传统的全桥拓扑结构中,每个IGBT承受的电压为540V,所以开关管IGBT一般选用1200V的模块(模块体积较大),IGBT承受的电压越高,则开通、关断时刻造成的损耗越高,因此在普通全桥弧焊电源中IGBT的频率被制约在20KHz左右,如果继续提高频率,会造成IGBT发热严重,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研制大功率、小体积、高性能的逆变弧焊电源仍是人们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目标。
三电平变换器在电力电子直流变换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解决小体积和大功率变换器的一个重要方法。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减小输出滤波电感,电容的值,从而减小变换器的体积,提高逆变电源的工作频率,随着软开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软开关技术的三电平变换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的弧焊逆变电源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三电平数字逆变弧焊电源。该电源的主功率系统采用飞跨型三电平拓扑结构级联全桥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上开关管IGBT上的压降为传统的全桥拓扑结构上开关管IGBT上的压降的一半,大大降低了开关损耗,同时可以选取耐压值更低的IGBT,为进一步提高弧焊电源的工作频率,从而为提高输出精度和降低成本打下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八个开关管IGBT,八个开关管IGBT分别具有栅极、发射集和集电极。其中:整流之后的540V电压的正端接第一开关管IGBT Q1的集电极,负端接第四开关管IGBT Q4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接在整流后的540V直流电之间;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接在整流后的540V直流电之间;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串联点与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串联点相连,并且与第二开关管IGBT Q2的发射极相连;第一开关管IGBT Q1的发射极与第二开关管IGBTQ2的集电极、第五开关管IGBT Q5的集电极和第七开关管IGBT Q7的集电极相连;第二开关管IGBT Q2的发射极与第三开关管IGBT 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开关管IGBT Q3的发射极与第四开关管IGBT Q4的集电极、第六开关管IGBT Q6的发射极、第八开关管IGBT Q8的发射极相连;第五开关管IGBT Q5的发射极与第六开关管IGBT Q6的集电极相连,第七开关管IGBT Q7的发射极与第八开关管IGBT Q8的集电极相连;第三电容C3连接在第二开关管IGBT Q2的集电极和第三开关管IGBT Q3的发射极之间;每个开关管IGBT都并联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开关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二极管阴极与开关管IGBT的集电极相连;八个开关管IGBT上的栅极、发射极分别接到IGBT驱动电路上;驱动变压器L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接第五开关管IGBT Q5的发射极和第七开关管IGBT Q7的发射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1)Q1、Q3和Q2、Q4轮流同时导通,并且保证在最大脉宽内导通(死区时间为2μs),这样就不需要对开关管Q1-Q4进行脉宽调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