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控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6250.8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唐佳;叶良;韦波;蒋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流控处理方法,适用于本端和远端的数据传输,本端和远端均至少 包括无线链路协议RLP实体、层二中继L2R和终端TE,该方法包括:
为各业务设置对应的周期性相对定时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 步骤:
A、本端RLP实体在周期性相对定时器到时后,调用本端L2R的函数接口, 本端L2R确定本端的接收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后,本端 TE向本端L2R发送流控信号,本端L2R停止向本端的接收共用缓冲区写入数 据;
B、本端L2R通过网络向远端L2R发送流控信号,远端L2R停止从远端的 发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之后,该方法进一 步包括:本端L2R确定本端的接收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降低到预设的门限值 以下后,本端TE向本端L2R发送解除流控信号,本端L2R恢复向本端的接收 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并通过网络向远端L2R发送解除流控信号,远端L2R恢 复从远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本端RLP实体 调用本端L2R的函数接口之后,本端L2R确定占用空间超过预设门限值之前,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L2R对远端发来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进行解析,得 到解析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解析结果之后,该 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L2R判断本端的接收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是否超过预 设的门限值,若没有超过预设的门限值,本端L2R根据解析结果向本端的接收 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端L2R根据解析结果向 本端的接收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L2R判断本端是 否收到远端L2R发来的流控信号,若收到,则本端L2R停止从本端的发送共用 缓冲区读取数据;否则,本端L2R判断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是否 超过预设的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端L2R停止从本端的发 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且确定收到远端L2R发来的解除流控信号后,该方法 进一步包括:恢复从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的 发送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超过预设的门限值,则本端L2R向本端TE发送流 控信号,本端TE停止向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否则,本端L2R从 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按照L2R的PDU的要求组帧,将所读取的 数据放在本端RLP实体的发送队列,向远端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端TE停止向本端的发送 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L2R确定本端的发送共用 缓冲区的占用空间降低到预设的门限值以下后,本端L2R向本端TE发送解除 流控信号,本端TE恢复向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本端L2R从本端 的发送共用缓冲区读取数据,按照L2R的PDU的要求组帧,将所读取的数据 放在本端RLP实体的发送队列,向远端发送数据。
9.一种流控处理方法,适用于本端和远端的数据传输,本端和远端均至少 包括无线链路协议RLP实体、层二中继L2R和终端TE,该方法包括:为各业 务设置对应的周期性相对定时器;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本端 RLP实体在周期性相对定时器到时后,调用本端L2R的函数接口,确定本端的 发送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超过预设的门限值以后,本端L2R向本端TE发送 流控信号,本端TE停止向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写入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用本端L2R的函数接口 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本端L2R判断本端的发送共用缓冲区的占用空间是 否超过预设的门限值,若没有超过预设的门限值,本端L2R从本端的发送共用 缓冲区读取数据,按照L2R的PDU的要求组帧,将所读取的数据放在本端RLP 实体的发送队列,向远端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2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杆阻挡门的掉杆机构
- 下一篇:天然纤维弹性材料热压、硫化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