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收机的小数频偏估计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6327.1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王西强;宋挥师;孟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栗若木;王漪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收机 小数 估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收机的小数频偏估计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2006年08月,中国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从而结束了多年的关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技术争论,并且为随后的地面数字电视的产业化进程开启了一扇大门。文献中常常以DTMB(Digital Terrestrial/Television MultimediaBroadcasting)作为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简称。
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主要存在三项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采用了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标准,以欧洲为主的一些国家采用了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标准,而日本采用了ISDB-T(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标准。其中,ATSC标准为单载波调制模式,而DVB-T标准和ISDB-T标准则采用了多载波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式。
相对于其它标准,DTMB标准拥有独有的特征,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DTMB标准同时支持单载波调制模式和多载波OFDM调制模式。
2)DTMB标准不采用传统的基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序列的OFDM调制技术,而是将传统的CP序列替换成了PN(Pseudo-randomNoise,伪随机序列)序列。
3)DTMB标准采用了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
4)DTMB标准的帧头PN序列共有三种:PN420、PN595和PN945,分别表示帧头PN序列包括:420个数据符号、595个数据符号以及945个数据符号。
5)DTMB标准的系统信息采用了扩频技术进行保护。
当DTMB系统的接收机获得了初始的帧同步后,载波频偏的估计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传统的解决DTMB系统载波频偏估计问题的方法常常是利用发射端发射的双导频信号进行估计的方法,或者是利用预先存储在接收机的PN序列与发射信号中的PN序列进行互相关处理的方法等。但是,双导频信号作为DTMB标准的一个选项,未必一定会发射,则如果不发射,将导致载波频偏无法估计;另外,互相关法也存在着估计性能较差的缺点。此外,以往DTMB文献中提到的其它方法也存在着估计范围较小的缺点。
DTMB系统接收机的载波频偏包含两部分:整数频偏和小数频偏,从而可以考虑的一种方法是,对小数频偏和整数频偏单独进行估计后,再获得DTMB系统接收机的载波频偏,但是,如何对DTMB系统接收机的小数频偏进行估计,还是目前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收机的小数频偏估计方法与装置,对DTMB接收机的载波小数频偏进行估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机的小数频偏估计方法,用于对具有不同帧头序列模式并存在载波频率偏差的接收信号进行小数频偏估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各种模式的帧头序列划分为相同的结构形式:N+L+N,并令ΔB为 其中,所述帧头序列包括前同步序列、后同步序列和中间序列;N为所述帧头序列的前同步序列的符号数加上用作复制构成后同步序列的符号数;L为所述帧头序列的中间序列的符号数减去N;F为系统的基带采样率;
(2)接收存在载波频率偏差的接收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同步捕获后获得所述接收信号的帧头序列模式,根据所述帧头序列模式选择对应的N、L;
(3)根据所述选择的N、L对接收信号进行滑动自相关操作,获得滑动自相关操作的输出结果;
(4)根据所述滑动自相关操作的输出结果,进行小数频偏的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