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GPON系统处理非法光网络单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06421.7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刘谦;程强;赵苹;陆洋;敖立;张文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媛 |
地址: | 10004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pon 系统 处理 非法 网络 单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网络单元(ONU)的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由GPON 系统处理非法光网络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GPON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提出的一种宽带无源光接入技 术,传输速率在千兆以上,可向企业和家庭用户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服 务。GPON系统一般由局端设备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线路终 端)、用户端设备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和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组成。OLT和ONU之间采用点到多点的 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GPON协议,当ONU接入到GPON系统中时,向OLT上报其设备序 列号(如果OLT要求上报密码则还应上报密码)进行设备认证,如果认证通过, 则OLT会对其进行管理并提供业务通道,反之OLT将拒绝该ONU接入网络, 从而保证了网络信息安全。设备序列号认证未通过的ONU被称为非法ONU。
GPON协议为ONU定义了7个状态:O1(初始状态)、O2(待机状态)、 O3(序列号状态)、O4(测距状态)、O5(运行状态)、O6(POPUP状态)和 O7(紧急停止状态),ONU发送或接收到规定的信号/协议消息后会进入相应的 状态。协议规定当ONU接收到OLT下发的ONU-ID后会由O3进入O4状态, 但没有规定在设备序列号认证未通过的情况下,ONU的动作和状态转移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目前急需一种方法,可以在ONU设备序列号没有认证通过的情 况下处理非法ONU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GPON系统处理非法光网络单元(ONU)的方法,包括
步骤1,光网络单元向光线路终端上报光网络单元的设备序列号,
步骤2,光线路终端检查收到光网络单元的设备序列号,如果该设备序列号 不合法,则光线路终端记录该设备序列号,并向上述光网络单元发送进入紧急 停止状态的消息。
作为优选,还包括
步骤3,光线路终端重新配置参数,将原不合法的光网络单元的设备序列号 记录到光线路终端,使该设备序列号合法化;
步骤4,光线路终端发送消息使光网络单元进入待机状态。
作为优选,如果光线路终端中存储有合法认证名单,其包含有已认证的光 网络单元的设备序列号。
作为优选,步骤4中,光线路终端发送的消息是激活处于紧急停止状态的 原非法光网络单元的消息。
作为优选,步骤2中的检查装置为光线路终端或认证服务器。
作为优选,如果光线路终端要求上报密码,则还需上报密码以认证。
作为优选,在步骤1之前,光线路终端首先向光网络单元发送帧同步信号 和上行开销指示消息,该光网络单元进入待机状态,而后光线路终端再向光 网络单元发送对设备序列号的请求。
本发明弥补了GPON协议的空白,提供了在ONU设备序列号没有认证通过 的情况下合理地处理非法ONU的方法,以及ONU的动作和状态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 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GPON系统的简化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去激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再激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由GPON系统处理非法光 网络单元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由GPON系统处理非法光网络单元的方法的去激活过程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OLT向ONU发出带有用作ONU与OLT同步的下行帧同步信号 PSYNC(Physical synchronization)的有效DS帧,利用该信号使得OLT和ONU 同步,此时ONU为O1状态,即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