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建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6474.9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漩世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建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建材。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我们经过查阅之后发现现有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制造了很多环保压力。
如果对于废弃的塑料袋进行处理,难度是很大的。
如果废弃的塑料袋不处理的话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废弃的塑料袋是不可利用的材料,当然在背景技术是这样的。
如要要对废弃塑料袋进行处理的话几乎是无处可安置废弃塑料袋。
如果废弃塑料袋如果埋地下的话几百年也不可能将塑料袋分解,所以将塑料袋埋在地下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废弃塑料也是一个污染的重要来源。
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很多洪灾都与塑料袋有很大关系,所以废弃塑料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是几乎没办法解决的。
现在农村使用的砖都是由泥土烧成的,但是由于现有的砖的烧制方法使砖材料的坚固大打折扣。
由现有的砖材料建造的房屋十分不结实也十分不安全,而为解决现有的砖材料更加安全有必要对砖材料的材料内容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使砖材料更加坚固,并且使塑料袋能够更好的重复利用,一方面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废弃物得到更好的利用。
我们在进行研究实验中发现如果在进行砖的制作的时候在砖的泥土当中掺杂一些纤维物品就会使砖的坚固程度提升。
所以对砖进行制作的时候我们试图将塑料袋和泥土进行搅拌,并将搅拌之后的泥土再进行成新砖的烧制,由这种方法所制成砖的坚固程度没有受到影响,至少在所烧制成的砖材料和原有的砖材料相比坚固程度并没有下降。
由于在砖材料的泥土中掺杂了废弃塑料袋,就使废弃塑料袋有了出路。
由于我们在砖材料当中添加了废弃塑料袋,使砖材料的粘度提升,由此使砖材料更加坚固和结实。
由于本发明的采用的方法是将砖材料和废弃塑料袋进行结合,在砖材料坚固没有受影响的时候,也提高了砖材料的坚固程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将砖材料的泥土中掺杂了废弃塑料袋,使砖材料有了更好的保温效果。
由于砖材料是用来房屋建设的,在现在的环保年代,房屋的保温性是重要的指标。
如果房屋可以保温的话就可以节约大量能源,所以房屋的保温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解决房屋的保温性,我们在大量的建筑物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通过废弃塑料袋和砖材料的泥土进行搅拌来提高砖材料的保温效果。
而在本发明人在参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发现如果将砖材料的原料泥土当中掺杂有废弃塑料袋之后就会使砖材料的原料当中增加了保温效果。
如果在砖材料中增加废弃塑料袋之后砖材料的保温效果也就会大大提升。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废弃塑料袋是不导热的,而砖是可以导热的,所以如果在砖材料当中添加了不导热的废弃塑料袋,就可以使砖材料变成不导热的砖。
而不导热的砖本身就起到保温和防寒的作用,所以保温和防寒就使砖材料变成了保温砖和防寒砖。
保温砖采用的是废旧塑料袋,保温砖并没有使用其它的有利资源,而使用的是没有价值的废旧塑料袋,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使有害的废旧塑料袋。
所以采用这种技术手段就完成了变害为宝的过程,使有害的废旧塑料袋变成有价值的原料。
因此本发明效果并通过废旧塑料材料的保温性使添加了废旧塑料的砖材料具有了保温性。
这样的话将是极佳的而且对社会了很积极的影响并且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
因为在砖体内添加废旧塑料袋的成份并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接触污染。
所以在砖体内添加废旧塑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只会是有益的效果。
因此在砖体内添加废旧塑料达到了环保的目的,也增加了砖体的保温性。
从而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因为一个保温材料所建造的房屋是会节约很多燃料和电力,正是因为这种材料节约了电力和能源,使由这种保温材料所建造的建筑变成一个环保建筑。
并且利用环保的方式在砖体的原材料中添加废旧塑料袋,使得砖体由于添加废旧塑料袋之后变成保温砖和防寒砖。
提高了由防寒砖所建筑的房屋的防寒性和保温性,因此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和电力,同时也使废旧塑料袋有了用武之地,也不会使废旧塑料袋给人们带来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漩世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漩世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6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